煮革能成胶,刳树乃成漆。
《春日杂兴和陈宣之韵·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痕迹(hén jì)的意思:指留下的痕迹或痕迹的痕迹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熟路(shú lù)的意思:指熟悉的道路,比喻做某事经验丰富,技能纯熟。
投漆(tóu qī)的意思:指用漆涂抹在物体上,比喻对人进行诬蔑、中伤。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以胶投漆(yǐ jiāo tóu qī)的意思:用胶水代替漆料进行涂抹,比喻掩盖事物的本质或弄虚作假。
- 鉴赏
这首诗以皮革熬制的胶与树木提炼的漆相融无痕为喻,表达对古人智慧和古道传承的感慨。首两句通过"煮革成胶"和"刳树成漆",形象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细与巧妙。接着,"以胶投漆中,不见有痕迹"象征着古人的思想交融,彼此影响深远,不留痕迹。
然而,诗人感叹"古人不可作,古道不可述",暗示了古人的智慧难以复制,古人的道路难以完全理解或再现。最后两句"忍为纤纤徒,熟路生荆棘"则揭示了一个道理:尽管古人之道值得学习,但时代变迁,我们不能简单地遵循旧路,而应勇于探索新途,即使在熟悉的道路上也可能遇到困难和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古人成就的敬仰,也表达了对后人创新的期待,体现了明代岳正诗作的哲理性和现实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