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殿 前 欢 ·客 中 元 /张 可 久 望 长 安 ,前 程 渺 渺 鬓 斑 斑 。南 来 北 往 随 征 雁 ,行 路 艰 难 。青 泥 小 剑 关 ,红 叶 湓 江 岸 ,白 草 连 云 栈 。功 名 半 纸 ,风 雪 千 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半纸(bàn zhǐ)的意思:半纸指的是半张纸,比喻只有一点点的事物或信息。
鬓斑(bìn bān)的意思:指鬓角上出现的白发,比喻年老。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连云(li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连绵不断,一片接一片。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前程(qián chéng)的意思:前程似锦表示一个人的前途非常光明,即将取得成功或者有着美好的未来。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云栈(yún zhàn)的意思:形容山路险峻,像悬在云中的栈道一样。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连云栈(lián yún zh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连接,像栈道一样连绵不断。
南来北往(nán lái běi wǎng)的意思:指人们往来于南方和北方之间。
- 注释2
殿前欢:曲牌名,为张可久所创,双调四十二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叶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叶韵。
征雁:指来往于南北两地的大雁。
行路艰难:喻求取功名的艰难。
青泥小剑关:指青泥岭如同剑关。
湓(pén)江岸:指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之地。
白草:北方之草,坚挺。
连云栈:在今陕西汉中,为古时川陕通道。
功名半纸:形容功名微不足道。
- 译文
- 遥望京师长安,只觉前程渺茫,而今已是两鬓斑白。我追随那南来北往的征雁,经历多少险难。走过泥泞险峻的青泥小剑关,到过地势低湿的红叶湓江岸,穿越过白草翻卷的连云栈。得了个半纸功名,不得不奔走于风雪千山。
- 赏析
这首散曲开头两句,点出滞留“客中”的缘由;三、四两句概述奔波仕途的艰苦;“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这样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对语,具体描写“艰难”之状;最后两句以深沉的慨叹作结,尤觉悲愤之至,也流露了对功名富贵的鄙薄。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作者借长安喻指元朝廷所在地大都,他遥望大都,那个地方跟自己的前程一样渺茫,而他已然两鬓斑斑。一个“望”字,暗含作者期待被朝廷重用而未能得偿所愿。“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按说他已到了致仕归家之年,但为了生活不得不继续奔波于艰难的路途中,和征雁一道“南来北往”。一个“随”字则暗示作者仕途不顺、身不由己的伤感。
“青泥小剑关”三句是鼎足对。所谓“鼎足对”,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里。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所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而张可久的《殿前欢·客中》运用鼎足对列举几个关山要地,把“南来北往”具象化,生动表现“风雪千山”的“行路艰难”。
“青泥”古为甘、陕人入蜀要道。据《元和郡县志》载:“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可见此地地势之险峻。此小令的鼎足对里,除了“青泥”还有“剑关”“湓江”“连云栈”这些地名,无一不是险要之地。走过泥泞险峻的青泥小剑关,到过地势低湿的红叶湓江岸,穿越过白草翻卷的连云栈,这一路,作者踏遍了万水千山。
最后两句“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则是道尽了当时无数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人生坎坷的悲剧。尽管他们知道所追逐的功名无足轻重,却又摆脱不了名利的羁绊。作者明知“前程渺渺”,虽然只是一小吏,又不得不奔走于风雪千山。这样的感慨,流露出一种面对酸楚人生的无奈和痛苦。
这首散曲中的鼎足对与结尾的合璧对,十分精工;再加上色调的有意组合配搭,使意境极为鲜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