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长养(cháng yǎng)的意思:长期抚养,长时间的培养。
春容(chūn róng)的意思:春天的容颜,形容容貌美丽、娇媚动人。
对越(duì yuè)的意思:相互对待、相互对策、相互制约
氛嚣(fēn xiāo)的意思:指气氛热烈,嘈杂喧闹。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辅国(fǔ guó)的意思:辅佐国家,助国家治理。
国朝(guó cháo)的意思:国家的朝代,特指中国古代的朝代。
经书(jīng shū)的意思:指经典书籍,也可指重要的教材或学术著作。
倦勤(juàn qín)的意思:形容努力奋发,勤勉不倦。
君德(jūn dé)的意思:指君主或领导者的品德和德行。
宽严(kuān yán)的意思:宽容和严格并存,指在处理事情或对待他人时,既要有宽容的心态,又要有严格的要求。
劳民(láo mín)的意思:指对民众过度榨取劳力或给民众带来过多的劳动负担。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路尘(lù ché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上没有尘土飞扬,非常干净整洁。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明昭(míng zhāo)的意思:明亮而清晰地显露出来,形容事物显而易见或明白无误。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容盛(róng shèng)的意思:容纳广大,能够承载很多人或物。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视察(shì chá)的意思:亲自查看、考察,以便了解情况或检查工作。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俗氛(sú fēn)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低俗、庸俗。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外徭(wài yáo)的意思:外徭指的是国家对人民的重税和苛捐杂税的称呼。
性理(xìng lǐ)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气质、品行等方面的理性和道德品质。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严君(yán jūn)的意思:指严厉的君主或严格的上级。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皇帝玄烨在六十一年春天斋戒时所作,内容深沉而富含哲理。诗人以天地为镜,经书为师,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首联“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点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国家治理的内在联系。诗人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应当与天地自然相协调,而治国之道则需借鉴经典经书的智慧。
颔联“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体现了诗人对减轻人民负担、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视。他告诫自己及统治者,不应过度榨取民力,避免社会风气的败坏,确保百姓生活安宁。
颈联“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强调了农业生产的中心地位,主张减轻赋税徭役,保障农民的生产活动不受干扰,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尾联“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消”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谐稳定的状态。同时,“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表明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决心和坚持,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应坚守正道,不可动摇。
“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运用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终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国家治理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最后,“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总结了理想的治理状态,即在温和与严格之间找到平衡,如同春天的生机勃勃,既给予人民温暖的关怀,又保持必要的纪律和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玄烨作为一位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精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忏庵寄示秦淮闻歌词赋此报之
江山残霸登临后,霜红暗催秋换。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繁华梦短。
正金谷无人,夜鹃空怨。
暂旅心情,怕沾馀醉负双眼。
南朝清韵易了,鼓鼙声断续,频和箫管。
暮苑迷莺,崇台见鹿,千古新陈一叹。斜阳又晚。
照词客哀时,浩歌休倦。记否东篱,故园花事懒。
甘州.秋怨和屯田
望遥天莽莽暮云平,客中又惊秋。
正凉生桂户,叶分苔砌,人倚危楼。
底事又添新恨,旧恨几曾休。
但怪年华去,似水长流。
莫问故园音信,定残蒲瘦柳,狼籍谁收。
便连番思去,临去却还留。
向他时、新诗准备,有庐山、山色待归舟。
更从此,数愁时候,休数离愁。
高阳台.灯前梅影一枝,意态娟好,作忆梅词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
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
恼相思,一点残灯,一个愁人。
婵娟风露空山杳,甚枝南枝北,犹殢香温。
冷梦相偎,于今梦也无痕。
惜花人别花枝瘦,剩银屏、空锁娇云。
好教他,槛外篱边,休种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