㪷米大半杂以糠,横索民钱名贴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不臧(bù zāng)的意思:指言行不正派,品行不端正。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寸禄(cùn lù)的意思:指微薄的薪水或收入。
奉行(fèng xíng)的意思:奉行指遵循、执行某种信念、原则或政策。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饥荒(jī huāng)的意思:指因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食物短缺,人们饥饿无粮可吃的困境。
减价(jiǎn jià)的意思:商品价格降低。
轻狂(qīng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鲁莽、轻浮,不顾后果。
上意(shàng y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动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或真实用意。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同舍(tóng shè)的意思:同舍指同住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寝室的人,也用来比喻同在一个环境或同一种处境下的人。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同舍郎(tóng shè láng)的意思:指同一学校或同一寝室的男学生。
- 鉴赏
这首《粜米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描绘官府在饥荒时期发放诏书,要求官员减价出售粮食的情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僚体制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矛盾。
诗中首先描述了朝廷颁布诏书,命令地方官员减价出售粮食以救济饥荒中的百姓。然而,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地方官员却利用职权,将大部分粮食掺杂糠秕,仅留下少量优质粮食供出售,并以此名义向百姓索取额外的钱财。这种行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在道路两旁诉说不满。
诗人感慨自己虽身为官吏,却只能“偷太仓”获取微薄的俸禄,面对如此不公现象,却无能为力。他意识到,若不对此事进行揭露和批评,只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更加肆无忌惮。因此,诗人选择通过作诗的方式,向同僚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愤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官场腐败与民生疾苦之间的尖锐冲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通过这首诗,王十朋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葛篇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黄。
腰䥥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
出入君箧笥,长得近辉光。
层冰布河水,中野皓凝霜。
吴罗五文采,蜀锦双鸳鸯。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秋千行顾园作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