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九门(jiǔ mén)的意思:指众多的门户或途径。
偏解(piān jiě)的意思:对事物的理解或解释存在偏差或错误。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向曙(xiàng shǔ)的意思:指天亮之前,曙光初现的时刻。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谢庄(xiè zhuāng)的意思:指感谢、致谢的意思。
妍华(yán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容貌和华丽的装饰。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 注释
- 萦丛:月光缠绕。
潇潇:形容月光轻柔飘落。
皓气:明亮的月光。
妍华:美丽、灿烂。
朝晛:清晨的阳光。
玉绳:指月亮。
仙峰: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山峰。
佛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谢庄:古代文学家,此处可能代指清晨的宁静氛围。
- 翻译
- 月光如丝缠绕在半树梢头,明亮清冷的光辉与寂静融合。
它仿佛懂得风的韵律,特别擅长在微风中起舞,清晨的阳光尚未完全消散。
月轮高悬,照耀着遥远的仙峰,银色的世界仿佛连接着三千佛国。
直到破晓时分,月光依然纷飞不息,我们知道这是谢庄早晨的景象。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萦丛著树半潇潇"一句,以“萦丛”形容树木被雪覆盖的样子,“半潇潇”则传递出雪花纷飞的意象,给人以动感。接下来的"皓气妍华混泬寥",通过对洁白雪气与精美雪花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氛围。
"为倚风流偏解舞,故藏朝晛未成消"两句,诗人以“倚风流”形容雪花随风轻盈地飘动,如同舞蹈一般,接着“故藏朝晛未成消”表达了雪虽未完全融化,但已在早晨的阳光下逐渐消逝之意。
"玉绳四彻仙峰迥,银界三千佛国遥"两句中,“玉绳”比喻洁白如玉的雪绳,穿过山峰,而“银界三千佛国遥”则是对广阔雪地之美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或佛教净土。
最后,"向曙纷纷殊未已,九门知有谢庄朝"两句,通过“向曙纷纷”表达了白昼初升时雪花仍然纷飞不息的景象,而“九门知有谢庄朝”则是在提醒人们,即便是繁华如谢安之庄园,也难逃时光流转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人间繁华易逝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少年游慢·春城三二月
春城三二月。
禁柳飘绵未歇。
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
歌掌明珠滑。
酒脸红霞发。
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
梯汉同登蟾窟。
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
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宴春台慢/宴春台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
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
五侯池馆频开。
探芳菲、走马天街。
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
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
洞府人归,放笙歌、灯火下楼台。
蓬莱。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山亭宴慢/山亭宴
宴亭永昼喧箫鼓。
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
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喜朝天/踏莎行
晓云开。
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
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
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
潇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
睢社朝京非远,正和羹、民口渴盐梅。
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离亭宴·捧黄封诏卷
捧黄封诏卷。
随处是、离亭别宴。
红翠成轮歌未遍。
已恨野桥风便。
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
又减却、芳菲过半。
千里恩深云海浅。
民爱比、春流不断。
更上玉楼西,归雁与、征帆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