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屑]韵

大劫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听(cǎi tīng)的意思:指秘密收集情报或探听消息。

大劫(dà jié)的意思:指灾难降临或危险来临的时刻。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旷大(kuàng dà)的意思:形容规模宏大、辽阔广袤。

离众(lí zhòng)的意思:离开人群,独自行动。

虽说(suī shuō)的意思:表示虽然承认某种事实或观点,但仍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

娑婆(suō pó)的意思:指尘世间,尘世的烦恼和纷扰。

心心(xīn xīn)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觉或情感。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众苦(zhòng kǔ)的意思:众多的苦难

鉴赏

这首诗以观音菩萨为对象,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与赞美。诗人通过描述观音菩萨在经历无数劫难后,心灵永远断绝了各种分别,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在真正的领悟中,即使有所闻,也仿佛并未真正听到;在言语的表达上,虽然有所说,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法身普遍显现于凡夫与圣者之间,而耳根则能捕捉到声音的真谛,使得声音本身似乎消失了。

诗人进一步阐述,娑婆世界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具有最大的因果缘分,能够让人在一念之间体验到清凉,从而消除内心的烦恼与热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观音菩萨超凡脱俗的境界以及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同时也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觉悟和解脱的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用曾伯容韵赠不愚兄

丛林随处便安身,龙象何曾辈六群。

盛德若愚常宴默,佳言如屑间缤纷。

蒲团石上坐明月,茗碗松间打乱云。

无限青山元属我,而今不免为中分。

(0)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

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0)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十

学道十万众,得者一二稀。

寄声故曹耦,舍此将安归。

(0)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三

至理本旷夷,小道皆左僻。

信能弹指了,可死不待夕。

(0)

东山礼祖塔二首·其二

古鉴光分前后身,拟于何处拂埃尘。

易观刹海毛端现,难把师心说向人。

(0)

青原台

高台梯空上云烟,宴坐城郭窥山川。

凫汀鹤渚江在前,青原入望山苍然,蓦波轻泛一叶船。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