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丹 阳 感 旧 宋 /项 安 世 东 来 复 西 去 ,却 数 十 三 年 。三 过 丹 阳 县 ,俱 乘 万 里 船 。半 生 行 役 里 ,两 鬓 客 愁 边 。属 玉 沧 波 上 ,清 標 倍 炯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炯然(jiǒng rá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的样子。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清标(qīng biāo)的意思:指清除标示物或标志,也指清理、清除。
三过(sān guò)的意思:三次经过
属玉(shǔ yù)的意思:指与玉石有关的事物或人。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 翻译
- 从东方来又往西去,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我曾三次经过丹阳县,每次都乘坐着远行的大船。
大半生在旅途奔波,两鬓已染上了深深的客愁。
水中的属玉鸟,它的清秀姿态在波光中更加鲜明。
- 注释
- 东来:从东方来。
复:又。
西去:往西去。
却:已经。
数:过了。
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
丹阳县:地名,位于今江苏省。
俱:都。
乘:乘坐。
万里船:长途的大船。
半生:大半生。
行役:旅途劳顿。
两鬓:两鬓边。
客愁:客居他乡的忧愁。
属玉:古代对水鸟的称呼。
沧波:苍茫的水面。
清标:清秀的姿态。
炯然:鲜明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丹阳感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和旅途生涯的感慨。首句"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经历的沧桑,暗示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接下来的"三过丹阳县,俱乘万里船"具体叙述了诗人多次经过丹阳县的情景,每次都是长途跋涉,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半生行役里,两鬓客愁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诗人感叹半生光阴都在不断的旅行中度过,岁月在客居他乡的忧愁中悄然流逝,两鬓斑白也见证了旅途的辛劳。最后两句"属玉沧波上,清标倍炯然"以属玉鸟的形象比喻自己,即使身处沧波之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明亮的精神状态,展现出诗人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