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骢(bì cōng)的意思:避开骢马,指避开危险或避免与有权势的人接触。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避骢马(bì cōng mǎ)的意思:避开骄傲自大的人或事物,以免受到伤害。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挽诗《刘舜卿祖父母挽诗》描绘了秋天道路萧瑟的景象,落叶飘零,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诗人以“极目襄垣道”起笔,展现了开阔的视野中,道路延伸至远方,秋意浓厚。接下来,“人犹避骢马”一句,通过人们避开骢马的场景,寓言人生的匆忙与世事的离散,暗示逝者已去,生者难以挽留。
“梦已隔丹丘”进一步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梦境中的相聚已经遥不可及,如同仙界的丹丘般遥远。“比穴看明镜”比喻祖父母的墓地如明镜般映照出他们的形象,诗人借此寄托哀思。“同归想玉楼”则借玉楼象征祖父母的归宿,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怀念和对天堂的向往。
最后两句“馀芳知未歇,孙子在瀛洲”,“馀芳”象征祖父母的美好品德和遗泽,虽人已逝,但其精神犹在;“孙子在瀛洲”则以孙子的视角,表达后辈对先人的追忆和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寓意家族的传承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和对逝者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祖父母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东上辞松楸一首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
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
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
深病骨相寒,不蒙轩冕荣。
维天临万邦,搜罗世豪英。
我友挽出之,大人今继明。
古无忠孝全,泣涕去丘茔。
为翁大门闾,翻然以东征。
赵见独示所业并诗次韵谢之
沅江九肋稀,端问学不学。
向来屠沽辈,过眼褐宽博。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
昔吾先隐君,早识麟一角。
联翩锦囊句,纡馀仍卓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别来二十年,历历记前作。
贱子更百罹,素业守弥恪。
馀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
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中宵对莲炬,何以称光渥。
辱君琼瑶篇,重愧鼠呼璞。
大轴窥洪源,汹涌千涧落。
一洗胸中尘,豁若春云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