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熙 州 再 乞 罢 宋 /李 复 末 途 潦 倒 愧 知 音 ,幕 府 重 来 岁 月 侵 。狂 见 请 缨 憎 往 策 ,礼 容 著 帽 感 虚 襟 。白 头 久 厌 戎 衣 窄 ,黧 面 空 嗟 寒 色 深 。东 望 故 山 今 有 约 ,清 秋 应 得 访 云 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黧面(lí miàn)的意思:面色黧黑,形容面色不好看。
礼容(lǐ róng)的意思:礼貌得体,容貌端庄。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末途(mò tú)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后阶段或最后结果。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请缨(qǐng yīng)的意思:主动请求承担任务或责任。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虚襟(xū jīn)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豁达,不拘泥于小节。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熙州再乞罢》。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
“末途潦倒愧知音”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内心充满了自责之情。这里的“末途”,指的是事业或官职生涯的尽头;“潦倒”则形容失败和衰败的状态,而“愧知音”则是对曾经支持帮助过自己的人感到愧疚。
接下来的“幕府重来岁月侵”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不断经历挫折与挑战,岁月流逝带走了青春和热血。这里的“幕府”,指的是军事或行政机构;“重来”则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过去的情境,而“岁月侵”则是时间对人生的无情侵蚀。
第三句“狂见请缨憎往策”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过往的错误和失误,诗人既感到愤懑(狂见),又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曾经的决策(请缨憎往策)。
“礼容著帽感虚襟”一句则是诗人的内心体验。即便是在严肃的仪式中穿戴着冠冕,内心却感到空虚和不真实。这里,“礼容”,指的是庄重的仪态;“著帽”,则是戴上头巾;而“感虚襟”则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质疑。
随后的“白头久厌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逐渐老去的过程。白发、黄面,是岁月给予的印记,而心中的怅惘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更是让人感到寒意浓重。
最后,“东望故山今有约,清秋应得访云林”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渴望。东方的故乡,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今有约”,可能是指某种约定或者内心的承诺;而“清秋应得访云林”,则是在这种季节应当回归自然,探访那神秘的云雾缭绕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李复以其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士人在跌宕起伏人生旅途中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