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
《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徐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太常胸次三湘阔,一洒满林风雨声。

移向鸿山读书处,顿令炎气秋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秋清(qiū qīng)的意思:指秋天时清爽宜人的景象。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炎气(yán qì)的意思:指炎热的气息或气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溥的诗《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清凉的画面。首句“太常胸次三湘阔”暗示了画面的开阔和夏太常(可能指某位官员或文人)内心的宽广,如同湘江般浩渺。接着,“一洒满林风雨声”生动地刻画了风雨过后,满林树叶在雨水中沙沙作响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韵律。

“移向鸿山读书处”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鸿山可能是寓言中的高洁之地,也可能是实际的书斋名,风雨后的宁静恰好为阅读提供了适宜的氛围。最后,“顿令炎气变秋清”表达了这场风雨带来的显著变化,不仅消除了炎热,还带来了秋天般的清爽气息,寓意着知识的力量能使人的心境如秋水般清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风雨过后的清新与宁静,以及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富有哲理和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徐溥
朝代:明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猜你喜欢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暗楼连夜阁,不拟为黄昏。

未必断别泪,何曾妨梦魂。

疑穿花逶迤,渐近火温黁。

海底翻无水,仙家却有村。

锁香金屈戌,殢酒玉昆崙。

羽白风交扇,冰清月映盆。

旧欢尘自积,新岁电犹奔。

霞绮空留段,云峰不带根。

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

(0)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将军大旆埽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0)

留赠畏之·其二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

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

(0)

南乡子·其十三

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0)

春山三朅来·其二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0)

游西林寺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