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乘舆(shèng yú)的意思:指乘坐车辆或交通工具,比喻利用某种条件或机会来达到目的。
得君(de jūn)的意思:指得到君主的宠信和重用。
集灵(jí líng)的意思:指集合众多智慧或力量,使之变得强大。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前殿(qián diàn)的意思:指位于宫殿或庙宇前面的大殿,也引申为地位高的人或物。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王旨(wáng zhǐ)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云屏(yún píng)的意思:指云彩像屏风一样挡住了视线,比喻事物遮蔽或遮掩。
中官(zhōng guān)的意思:指在官场上位高权重的官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宫廷内的一幕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权力与文化的微妙互动。首句“不见乘舆幸集灵”以“不见”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遗憾的氛围,暗示了皇帝并未亲临某处,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接着,“未央前殿敝云屏”一句,通过描述宫殿内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庄严与宏伟,同时“敝云屏”三字则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件或情境正在发生。
“中官传得君王旨”揭示了事件的核心——皇帝的旨意通过宦官传达出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暗示了权力传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最后,“竟召儒臣讲六经”一句,将话题转向文化与教育,表明即使在权力中心,儒家经典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知识与道德的传承并未因权力的更迭而中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捕捉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个片段,展现了权力与文化的交织,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权力如何影响和塑造文化生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郑王相公赋檐前垂冰应教依韵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