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情说法》
《无情说法》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情说法异盲聋,听得之人眼耳通。

不但近尘并远刹,十方度尽显全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盲聋(máng lóng)的意思:盲聋指的是盲目和聋哑,形容人缺乏理性和明智,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和了解。

情说(qíng shuō)的意思:表达情感、述说感受

全功(quán gōng)的意思:指全面的功夫、技艺。形容某人的技能或才能全面、全面发展。

人眼(rén yǎn)的意思:指人类的眼睛,也用来形容人们的视力或观察力。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名为《无情说法》。诗中以“无情”为说法的主题,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直指人心的智慧。

首句“无情说法异盲聋”,以“无情”作为说法的起点,与常人对事物的盲目无知形成对比,暗示了通过“无情”的说法能够达到一种超越感官限制的理解境界。这里的“无情”并非冷漠无情之意,而是指一种超然物外、洞察本质的态度。

次句“听得之人眼耳通”,强调了听者通过这种特殊的方法,能够打通视听的界限,获得更为深刻和直接的领悟。这不仅是对听者心灵的一种提升,也是对说法者智慧的一种肯定。

后两句“不但近尘并远刹,十方度尽显全功”,进一步阐述了说法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无论是身边的尘世琐事,还是遥远的佛刹之地,乃至宇宙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通过这种说法得到救度和启示。这里体现了佛教中“普渡众生”的理念,即说法者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帮助一切有情众生解脱苦难,达到觉悟的彼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佛教中“说法”的力量和意义,以及它超越时空、普度众生的宏伟愿景。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二十九

二五时难遇,沈沦下位多。

乾潜与坤履,退谨养天和。

(0)

丙申元日五绝·其三

雪馀连雨满城泥,喝道宵行万马蹄。

昨夜隔年书未点,瓶梅灯畔一枝低。

(0)

药壶山寺步师远上人韵

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

(0)

咏霜叶寄皋羽善父

秋尽吴江道,丹枫树树奇。

叶为诗者色,霜乃画之师。

望似醉乡近,疑犹花事迟。

停云俄在念,倚杖未归时。

(0)

渡江云

长亭今古道,水流暗响,渺渺杂风沙。

倦游惊岁晚,自叹相思,万里梦还家。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

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伤嗟。

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

(0)

迎春乐·其一

参差凤铎鸣高屋。渐惊觉、清眠熟。

看夕阳倒影花阴速。双燕子、归来宿。

几曲危肠愁易束。问雪鬓、何时重绿。

料想此情同,应暗损、香肌玉。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