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
《有上人者号景峰意为念其师也乃至作图日寓目毋乃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亿(bǎi yì)的意思:指数量巨大、极其庞大的数量。
不再(bù zài)的意思:不再表示过去的状态或行为不再继续。
名相(míng xiāng)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名望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卓越地位和声望的人。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然已(rán yǐ)的意思: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竖拂(shù fú)的意思:竖立起来拂去,形容毛发或羽毛竖立向上。
无无(wú wú)的意思:没有一点儿;毫无
相尽(xiāng jìn)的意思:彼此都尽力,互相努力。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再现(zài xiàn)的意思:再次出现或重现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题为《有上人者号景峰,意为念其师也,乃至作图,日寓目毋乃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诗中表达了对名相与实相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如果不能超越名相的束缚,即使是精美的画作也只是空洞的存在,如同阿闪国的一瞬即逝。只有当名相观念消解,才能达到无见无无见的境地,即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诗人以须弥山峰比喻佛法的深奥,自谦为峰中人,暗示自己虽有领悟,但仍难以触及真理的全貌。最后,他以“师为竖拂”象征师者的指引,表达出对师尊智慧的敬仰和对执着观念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比喻,引导读者思考名相与实相的辨析,以及对修行和觉悟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佛教哲理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