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子聿》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 注释
- 儒林:指读书人或儒生群体。
窃:私自,非正当获取。
虚名:虚假的名声,名誉。
白首:头发变白,指老年。
负:辜负。
短檠:小型油灯,古人用来夜读的照明工具。
一衰:形容衰老,衰弱。
至此:到了这种地步。
梦回:在梦中回到。
汝:你,这里指读书声的发出者。
- 翻译
- 年轻时我冒充儒士博取虚名,直到白发苍苍也没有辜负那盏小灯。
如今感叹自己衰老如此,梦中还能听见你读书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子聿》,题目中的"示子聿"意为训诫或提示给儿子聿。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凭借学问获取虚名,但到老来感叹未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听到孩子的读书声不禁引起感慨。"儒林早岁窃虚名"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学术界追求虚名的场景,"白首何曾负短檠"则暗示了他一生都在勤奋苦读,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堪叹一衰今至此"流露出对年华逝去、功业无成的无奈,最后"梦回闻汝读书声"则是以对孩子读书声的回忆,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整首诗寓含了对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下一代的寄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