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春藻(chūn zǎo)的意思:指春天的新绿色,也比喻年轻人。
桂影(guì yǐng)的意思:桂树的影子,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高尚的人。
花朝(huā zhāo)的意思:指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年华或充满生机的时光。
华省(huá shěng)的意思:华丽的省略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燃藜(rán lí)的意思:指燃烧藜草,比喻兴奋、热情高涨,情绪激昂。
染翰(rǎn hàn)的意思:指受到不良影响而变得腐化、堕落。
省侍(shěng shì)的意思:指省事、节省时间或精力。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仙郎(xiān lá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般的男子,也用来形容优雅、风度翩翩的男子。
养就(yǎng jiù)的意思:培养、造就
逸思(yì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时思维敏捷、灵活而深入的思考方式。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簪裾(zān jū)的意思:形容举止端庄、仪态庄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文士形象。首联“几从华省侍簪裾,人羡仙郎玉不如”以“华省”、“簪裾”等词语,展现了这位文士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优雅风范,人们羡慕他如同仙人般的高洁与不凡。颔联“养就苞毛云擅采,飘来桂影月同疏”运用比喻手法,将文士的才华比作云中采集的精华,又如月下桂影般清幽,进一步凸显其才情与品格的高雅。颈联“花朝染翰摛春藻,夜阁燃藜读异书”描绘了文士在花朝时节挥毫泼墨,夜晚于阁楼中点燃藜草灯阅读奇书的情景,展现了其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生活状态。尾联“闻道趋庭饶逸思,每携閒韵过精庐”则通过传闻和细节描写,表现了文士在闲暇之余,常常带着悠闲的韵律拜访精庐,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体现了其生活情趣的高雅与丰富。整首诗通过对文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格以及独特的生活情趣,是一首赞美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