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俗尘俱不染,翛然唯许此心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皓首(hào shǒu)的意思:指头发白,年老的样子。形容人年纪大。
祭酒(jì jiǔ)的意思:指担任宴会上祭祀神明的人,也指担任宴会上敬酒的人。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司空(sī kōng)的意思:司空表示常见、平凡、普通的意思。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岩穴(yán xué)的意思:指山洞或岩石裂缝中的居所,比喻隐蔽的住所或藏身之处。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名为《答沈汝渊》。诗中描绘了对沈汝渊的赞誉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
首联“江门一苇果谁功,海内名儒更有公”以“一苇渡江”的典故开篇,赞美沈汝渊如同一位在学术海洋中独行的智者,其成就非凡,令人敬佩。接着“海内名儒更有公”则进一步强调沈汝渊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皓首诗书齐祭酒,白衣岩穴汉司空”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将沈汝渊比作古代的学者和官员,表达了对其在学术和道德上的卓越贡献的肯定。其中,“皓首诗书”形容沈汝渊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勤于学问,“齐祭酒”则暗示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白衣岩穴”和“汉司空”则是对沈汝渊隐居山林,保持高洁品质的赞颂。
颈联“入门看竹家家雨,临涧听松日日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竹”、“雨”、“松”、“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沈汝渊生活态度的赞赏,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自然的和谐。
尾联“谁谓俗尘俱不染,翛然唯许此心同”则是对沈汝渊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沈汝渊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精神层面也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其纯净的心灵与世无争的态度,是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汝渊个人品质和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久雨
老我不解事,束书别溪堂。
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
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
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
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
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
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
山人乃尔昧,过眼风烟飘。
鹪鹩一枝足,不知有层霄。
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寒栖访精舍,野绿摇轻?。
一屏直耸耸,万里直荛荛。
至今空堂云,巾屦遗高标。
笛声横者谁,有些不可招。
却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瑶。
尚怜沈东阳,燕雀空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