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闲 居 常 自 足 宋 /郑 刚 中 闲 居 常 自 足 ,谓 欠 亦 谁 增 。辟 谷 知 难 学 ,餐 霞 岂 易 能 。菜 非 饕 地 主 ,米 不 慁 邻 僧 。白 日 惟 扃 户 ,黄 昏 便 点 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餐霞(cān xiá)的意思:指在高山之上吃饭,形容人居高临下,享受高尚的待遇。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居常(jū cháng)的意思:常常居住在某个地方。
扃户(jiōng hù)的意思:扃户是指门窗紧闭,不开放。形容人不愿与外界交流、不愿接纳新事物。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注释
- 闲居:指闲暇的日常生活。
自足:满足于现状。
欠:欠缺。
谁增:谁能增加。
辟谷: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不食五谷。
难学:难以学习或实践。
餐霞:道教神话中指食用云霞,象征长生不老。
易能:容易做到。
菜非:菜肴不是来自。
饕:贪食。
地主:大地的主人,比喻自然或神灵。
米不慁:米粮不麻烦。
邻僧:邻居的僧人。
扃户:关闭门户。
黄昏:傍晚。
点灯:点燃灯火。
- 翻译
- 平时生活自给自足,觉得欠缺又有谁能添加。
不吃五谷虽然知道很难学,但吃仙霞又怎能轻易做到。
菜肴并非出自大地主人之手,米粮也不需打扰邻居的僧人。
白天常常紧闭门户,到了黄昏就点亮灯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闲居常自足》,描绘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的满足与简朴。首句“闲居常自足”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满足感,即使日常生活简单,内心也感到富足。接下来,“谓欠亦谁增”进一步强调这种自给自足的心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东西,无需外求。
“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两句,诗人提到辟谷(不食五谷)和餐霞(道教神话中仙人食用云霞)的生活方式,暗示自己虽然向往超脱,但知道这些并非轻易就能做到,流露出对清修生活的敬畏和理解。
“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两句,通过描述自家饮食的简单,表明诗人并未因物质匮乏而烦恼,反而避免了世俗的纷扰,连邻居僧人都不会因为他的米粮而感到困扰。
最后两句“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描绘出诗人白天闭门独处,夜晚则点亮灯火的生活画面,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知足常乐、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简朴、内省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