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窗牖(chuāng yǒu)的意思:窗户和门窗,指房屋或建筑物的门窗。
当众(dāng zhòng)的意思:公开地在众人面前表现或行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喋喋(dié dié)的意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毫无停顿。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烦愁(fán chóu)的意思:指因为事情繁琐、烦恼而感到苦闷。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何啻(hé chì)的意思:不亚于、不逊色于
欢乐(huā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愉悦的心情。
每当(měi dāng)的意思:表示每次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某种行为或出现某种情况。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行身(xíng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或品德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孤独与外界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境。首句“群行身不孤,心孤犹独行”表明诗人虽在人群中,但内心深处感到孤独,如同独自前行。接着“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在他人欢愉时愈发强烈,引发了内心的愁绪。
“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空虚和寒冷,沙风在空中翻滚,地面似乎也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寒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阅读的场景,窗外灯火微弱,犹如萤火虫般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浮生有兹遇,何啻投荒冥?”表达了对生命中偶然遭遇孤独的感慨,仿佛是在荒野中迷失,不知所措。“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则流露出对无人理解自己孤独感受的无奈与急切,希望早日摆脱这种孤独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群体中的孤独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和表达,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刍车吟
京师患无马,有马患乏刍。
长鞭随牛牛引车,三冬以来要贮积,十倍之价在须臾。
都城之物不便美,枯笋宿菜供庖厨。
况此剉秣岂能足,杂以豌豆调陈麸。
却思当年在江湖,绿阴冉冉如云敷,百马嘶龁皆自如。
安知入市比金玉,风物陡逐山川殊。
马饥且瘠不足怪,壮士犹有釜生鱼。
诸葛武侯
天下军书动,西南霸气偏。
太公谋国妙,伊尹佐时专。
季汉基还立,强吴势外连。
兵从新节制,志复旧山川。
霜肃关中晚,春浮渭上天。
恩威人并附,将相器俱全。
丑虏羞巾帼,遗音被管弦。
妖星如不堕,功业管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