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大儿(dà ér)的意思:指家中的长子。
甘雨(gān yǔ)的意思:指甘甜的春雨,形容天气适宜、农作物生长良好。
今向(jīn xiàng)的意思:表示当前的方向或趋势。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平年(píng nián)的意思:平常的年份,指平凡、普通的日子。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 注释
- 大儿:长子。
肩锄:扛着锄头。
茅屋:简陋的房屋。
小儿:幼子。
倾盘:捧着木盘。
糁新粟:撒新谷米。
春来:春季来临。
雪稀:雨量稀少。
雨不成:无法成雨。
田虽:虽然田地。
翻犁:翻耕土地。
苦未足:但仍觉得不足。
农人:农民。
向太平年:正值太平时期。
甘雨:甘甜的雨水。
洒万物:滋润万物。
皆醒然:全部复苏。
- 翻译
- 大儿子扛着锄头走出茅屋,小儿子捧着木盘撒着新谷米。
春天雨水稀少,无法下田耕作,即使土地已经翻过,农人们仍觉得不够。
哎呀,如今农民们正逢太平盛世,哪里能盼来一场甘霖,让万物都能焕发生机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劳作的画面,通过对春天农事的细腻描述,表达了农人对于时雨的迫切期盼。
首句“大儿肩锄出茅屋,小儿倾盘糁新粟”展示了一个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的场景。大儿扛着锄头从草屋中走出来,小儿则倾倒着收获的新粮。这两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农家兄弟间共同劳作的情形,也反映出农事的繁重和家中每个成员都在为家庭贡献力量。
接着,“春来雪稀雨不成,田虽翻犁苦未足”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节变化的观察和对土地劳作的艰辛。春天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却出现了少见的春雪,而雨水又不足以滋润干涸的大地。田地虽然被翻犁过,但由于缺水,农人依旧感到劳作的艰苦和不够。
最后,“呜呼农人今向太平年,安得甘雨一洒万物皆醒然”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期待。诗人感叹着,作为农人,在希望来临的太平年份里,他们多么渴望能得到及时的甘霖,以唤醒大地上的万物,使其复苏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劳作、自然变迁和农事艰辛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