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手(bù shǒu)的意思:不手是一个表示不动手、不参与的意思的成语。
澄泥(dèng ní)的意思:指过滤掉杂质,使清澈纯净的意思。
春波(chūn bō)的意思:指春天的波浪,比喻春天的景色或春天的气氛。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赓歌(gēng gē)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诗文悠扬的歌曲或文辞。
贡砚(gòng yà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留质(liú zhì)的意思:保留原有的品质和特点。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铜台(tóng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温室(wēn shì)的意思:指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创造的适宜生长环境。
小篆(xiǎo zhuàn)的意思:指非常小的篆刻字体,也用来比喻非常狭小的空间或范围。
宣和(xuān hé)的意思:宣扬和平、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质古(zhì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像古人一样,具有古人的风骨和气概。
铜台瓦(tóng tái wǎ)的意思:形容言辞平实、不华丽。
- 鉴赏
此诗《题宋宣和澄泥砚》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宋宣和澄泥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房之物的深厚情感与审美追求。
首句“澄泥贡砚识宣和”,点明了砚台的来源与历史背景,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暗示这是一方具有皇家身份的珍贵砚台。次句“小篆分明泐未磨”,描绘了砚面刻有清晰的小篆文字,虽未经打磨,却已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接着,“抚不手留质古玉,映教心澹色春波”两句,通过触感与视觉的双重体验,将砚台比作古玉,质地温润,色泽如春水般淡雅,表达了诗人对砚台材质与色泽的赞美。
“出陶底异铜台瓦,受墨偏宜棐几娥”则进一步描述了砚台的独特之处——其底不同于普通的陶器或铜瓦,而更像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在使用时,它能很好地吸收墨汁,与木制的书桌(棐几)相得益彰,增添了书房的文雅气息。
最后,“温室馴闲常命什,敕几惟觉惭赓歌”两句,表达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对这方砚台的频繁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创作灵感。温室,可能是指书房或书斋,常命什意味着经常用来书写或创作,而“敕几”则强调了砚台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诗人自谦地表示,在使用这方砚台时,自己仿佛得到了灵感的激发,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因此感到惭愧于无法完全表达出砚台的全部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宣和澄泥砚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文房用具的精美与价值,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