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叹异(tàn yì)的意思:对某事或某人感到惊讶、惋惜或不解。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一沾(yī zhān)的意思:一点点,稍微一点。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翻译
- 在广袤荒凉的城池下,古老的道路上延伸。
秋风轻轻吹过草木,夕阳下牛羊悠然漫步。
感叹着新的变迁,登高远望异乡景色。
长声吟咏思绪无尽,回头时衣裳已沾满离愁。
- 注释
- 莽莽:形容广阔无垠的样子。
荒城:废弃或荒芜的城市。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道路漫长。
异方:指不同的地方,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边塞景象。"莽莽荒城下",展现出古城的荒芜和辽阔,"悠悠古道傍"则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流转。秋风轻轻吹过,草木摇曳,"秋风吹草木"富有季节感,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落日下牛羊"则描绘了自然中的生息画面,与荒城的寂寥形成对比。
诗人身处此境,内心涌起对时事变迁的感慨,"感慨悲新事"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忧虑。他登高远望,感叹身处异地的奇异感受,"登临叹异方"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未知的迷茫。最后,诗人沉浸在思绪中,"长吟意无极",情感深沉,"回首一沾裳"则以衣裳微湿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难以自抑。
整体来看,这首《晚望》通过描绘边塞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沉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祭静江帅曾吏部
公掾富沙,来就师语。少服师训,称公豪举。
后二十年,麾节煌煌。老客辇寺,传公除郎。
桂联荆渚,朔风孔棘。见公起家,大刀长戟。
冠弹复挂,印刻复销。羡公枪榆,如抟扶摇。
如生马驹,不受控勒。如钢百鍊,愈不改色。
士不患才,患不身脩。脩身既才,奚訾奚尤。
士挟一能,足以駴世。公百其蕴,而不尽试。
私尝啧啧,叹公不逢。公笑谓予,子何褊胸。
坟寺虚席,乃命扫洒。曰子非我,子岂肯下。
感激怀人,慷慨受知。愧无黄金,铸钟子期。
事与心违,公又仙去。精灵地下,知予心事。
哭西州门,何必羊侯。万事宛如,华屋山丘。
《祭静江帅曾吏部》【宋·释善珍】公掾富沙,来就师语。少服师训,称公豪举。后二十年,麾节煌煌。老客辇寺,传公除郎。桂联荆渚,朔风孔棘。见公起家,大刀长戟。冠弹复挂,印刻复销。羡公枪榆,如抟扶摇。如生马驹,不受控勒。如钢百鍊,愈不改色。士不患才,患不身脩。脩身既才,奚訾奚尤。士挟一能,足以駴世。公百其蕴,而不尽试。私尝啧啧,叹公不逢。公笑谓予,子何褊胸。坟寺虚席,乃命扫洒。曰子非我,子岂肯下。感激怀人,慷慨受知。愧无黄金,铸钟子期。事与心违,公又仙去。精灵地下,知予心事。哭西州门,何必羊侯。万事宛如,华屋山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467c69db9aa43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