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许州赠颜守木》
《许州赠颜守木》全文
明 / 李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踌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zèngyánshǒu
míng / lián

bìngsānyìnláiliǎngzhùchē

xuětángliúchàngqiūgòngqínshū

duòlèikànguīyànmóushēnzuòlǎo

xíngcángcánmèichóuchú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袂(bǎ mèi)的意思:指好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帮助的情谊。

倡和(chàng hé)的意思:指倡导和平、调和的行为。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堕泪(duò lèi)的意思:指因伤心、悲痛、感动等而流下眼泪。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谋身(móu shēn)的意思:谋求自身的利益,为自己的生活、前途等做打算。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

三辞(sān cí)的意思:指辞职、辞退、辞世三种情况。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雪堂(xuě táng)的意思:形容书院中的学问丰富,学风纯正。

驻车(zhù chē)的意思:指停车或停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许州赠颜守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颜守木深厚的情感交流。首句“汝病三辞印”描绘了颜守木因病多次推辞官印的场景,显示出他的淡泊名利和高尚品格。次句“吾来两驻车”则写诗人亲自来访,两次停车停留,足见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心。

“雪堂留倡和”写在雪堂中,诗人与颜守木一同吟诗唱和,共享文学之乐,体现了二人志趣相投,共同的兴趣爱好。“秋榻共琴书”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秋天的闲暇时光,一起弹琴读书,生活宁静而惬意。

“堕泪看归雁”一句,诗人借归雁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泪水涟涟,寓含深情。“谋身作老渔”则是颜守木的生活选择,他决定以渔夫为生,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

最后两句“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诗人自谦与颜守木的行为相似,都选择了淡泊的生活方式,临别时两人手拉着手,满是依依惜别的神情,表达了深深的友谊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人生选择的理解。

作者介绍
李濂

李濂
朝代:明

(1489—1566后)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持论偏颇。有《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观政集》、《嵩渚集》等。
猜你喜欢

金缕曲

了了年时月。画秋心、雾明星淡,夜光如雪。

落抱圭琼天咫尺,初信人间清绝。

休便向、圆时伤缺。

叱诧风云良已倦,倚清凉、须胜嘶尘热。

依薄酒,酹佳节。三年积意禁磨灭。

对芳辰、低徊昨梦,旧情新揭。

南北去来随瘁雁,飘泊处、流光挥忽。

醉梦不辞歧路远,近中年、去住悲难决。

谁与共,坐寥泬。

(0)

喜雨

灵雨濛濛润物深,三农早见遂欢心。

悬知南亩分秧处,陌上垂杨笼翠阴。

(0)

清明雨

清明雨应时,大地报春知。

陌头杨柳绿,却待晓风吹。

(0)

元日在重庆

晴川一望曙烟收,静坐蓬窗得自由。

爆竹千门催腊去,明灯万盏映江流。

和风习习占年稔,春日迟迟揽胜游。

遥忆京华多盛事,五云佳气满龙楼!

(0)

愁怀

风烟万里路漫漫,泪滴征尘湿未干。

杜宇有魂啼夜月,王孙无梦到长滩。

端居自信清修好,涉历方知行路难。

愁对长江春水阔,石尤起处暮光寒。

(0)

和陈宪副归田诗

门外溪山郭外田,湘中风物剡中船。

梦魂千里乘秋到,归旆三巴映水翩。

路绕棠阴春满眼,庭留花影日高眠。

乖崖心事君应会,肯与奔忙卖老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