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大诚如陶茧瓮,质轻稳藉锦茸茵。
惟黄与白艰孚翼,既椭而圆辨匪鳞。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安息雀卵》,通过对“安息雀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知识的深厚积累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首句“宋家龙凤率非真”,以“宋家龙凤”比喻古代传说中的珍稀物品,指出它们并非真正的宝物,引出对“安息雀卵”的讨论。接着,“史记条支早见珍”提到《史记》中记载的条支国,该国曾以产出珍贵物品闻名,暗示“安息雀卵”在古代就备受珍视。
“形大诚如陶茧瓮,质轻稳藉锦茸茵”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安息雀卵”的外观特征:体积庞大如同陶制的茧瓮,质地轻盈稳固,仿佛被柔软的锦茸茵包裹,展现出其独特的形态美和质感。
“惟黄与白艰孚翼,既椭而圆辨匪鳞”进一步描述了“安息雀卵”的颜色和形状特点:黄色与白色交织,形状既像椭圆形又似圆形,不像是鱼类的鳞片,强调其独特的色彩和形态。
最后,“库贮不知何代物,先声应为远方宾”表达了对“安息雀卵”来历的猜测和对其价值的肯定,认为它可能是某个未知时代的珍藏,其名声早已传至远方,成为人们心中的贵重之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安息雀卵”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半钩淡月,又照见、玉阶人影。
记楚佩轻捐,吴笺遥递,天际芳音伫冷。
钿晕罗衫如烟薄,怎禁得、相如秋病。
除燕子再来,娇棠全放,始堪临镜。寻省。
当时别酒,兰襟犹凝。
甚叶上题诗,花间擪笛,离梦从头唤醒。
妻镜新书,哥瓷淡荈,消领晚春光景。
又却是,深夜帘栊下了,睡凫烟静。
帷幕香浮,正照眼琼蕤,误疑晴雪。
邓尉尝探胜,趁石栏、斜步矜痕先折。
拟写清标,争奈得、霜风寒冽。
倩梦魂留,徘徊四绕,恨无蜂蝶。
回首到池旁,有横枝交互,峻阁重叠。一桁朱帘揭。
恣酒行无算,缓歌新阕。
两种情怀,忍自诩、评量风月。
届太平年,春期烂漫,万家欢彻。
众星围聚,忽惊看、尘世抛来何物。
箭动船飞,中自有、一室严封窗壁。
绕地成弧,裁虹作带,照眼明于雪。
加加林氏,伟哉生此奇杰。
前事休道奇肱,东方号起,人与飘风发。
点勘舆图如指掌,何者当兴当灭。
空际遨游,归来故处,不损身豪发。
史编新纪,大书今岁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