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公宰中牟,千载民弗忘。
倘非司徒使,厥美亦莫彰。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飞蝗(fēi huáng)的意思:指数量庞大、迅速蔓延的害虫或灾祸。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兰芳(lán fāng)的意思:指花草的芳香味道。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趋走(qū zǒu)的意思:迅速离开或逃跑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司徒(sī tú)的意思:表示人才出众,非常聪明有才华。
田稼(tián jià)的意思:指农田里的庄稼,也比喻经济来源或财富。
亡政(wáng zhèng)的意思:指政权腐败、政治失策导致国家的衰落和灭亡。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循良(xún liáng)的意思:循循善诱,引导人向善的行为。
驯雉(xùn zhì)的意思:驯服野生的雉鸟。
仰思(yǎng sī)的意思:仰望思考,指深思熟虑或反思。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纡郁(yū yù)的意思:形容丰富、繁盛、华丽的样子。
载民(zǎi mín)的意思:指载人乘坐,比喻肩负重任,承担重大责任。
政化(zhèng huà)的意思:将政治因素引入某个领域,使其受到政治影响。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中肠(zhō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胃肠,也用来比喻人的胆量和勇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的《过汉鲁中牟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鲁公宰中牟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两句“鲁公宰中牟,千载民弗忘”,开篇即点出主题,赞美鲁公在中牟的治理,历经千年,人民仍铭记于心。接着,“我车式祠下,纡郁感中肠”两句,诗人亲自来到鲁公祠前,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慨与敬意。
接下来的四句“公昔为政日,异声动四方。野桑有驯雉,田稼无飞蝗”描绘了鲁公在任时的政绩,他治理有方,使得地方安宁,百姓生活富足。野地里的桑树驯服了野雉,农田里没有飞蝗的侵扰,这些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鲁公的治绩之显著。
“倘非司徒使,厥美亦莫彰”一句,诗人假设如果鲁公不是在司徒的辅助下,他的美好政绩可能不会如此显赫。这既是对鲁公能力的认可,也表达了对司徒的感激之情。
最后,“宰邑几何人,孰继芝兰芳。催科簿书急,应接趋走忙”四句,诗人反思当前的官吏治理,感叹在鲁公之后,能继其优良传统的人寥寥无几。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忙碌与压力,以及对良好政治风气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鲁公事迹的追忆和对当前官场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郁郁平阡带古壕,沈沈新绿卧虹腰。
滹沱不复思王霸,溱洧何烦济国侨。
千里桑麻分雨露,一时粉绘杂风谣。
他年三辅收遗事,应续黄图第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