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公沙(gōng shā)的意思:公沙指的是公开批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
结实(jiē shi)的意思:结实指物体坚固、牢固,不容易被破坏或摧毁。
尽教(jìn jiào)的意思:尽力教导或尽心教诲
老蚌(lǎo bàng)的意思:比喻守旧、不思进取。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生稊(shēng tí)的意思:生稊是指生活困难,衣食不继的窘境。
豚儿(tún ér)的意思:指小猪,也比喻年幼或无知的人。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五子(wǔ zǐ)的意思:五个儿子,指家庭中有五个儿子。
易与(yì yǔ)的意思:易于交往、相处。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庚午年腊月丙寅日为庆祝其第五子阿需出生,同时也是其母亲慈大人八十七岁生日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的喜悦之情。
首句“豚儿天易与贫家”,以“豚儿”比喻新生的婴儿,表达了孩子给贫寒之家带来的喜悦与希望。接着,“老蚌多珠未足夸”,以老蚌产珠比喻慈大人一生养育众多子女,虽多,但并不自夸,体现了慈爱与无私。
“五子已能如栗里,六龙应得似公沙”两句,运用典故,栗里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居所,公沙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龙,这里赞美慈大人养育的五个儿子如同陶渊明般才华横溢,未来有望成为像公沙一样的杰出人物。
“三年结实桃方少,七十生稊柳更华”则以桃树结桃、柳树生稊(一种细长的植物)来比喻慈大人在晚年仍能孕育新生命,如同桃树结出果实,柳树生出稊,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活力。
最后,“分授刘殷经各一,尽教儿女作侯芭”表达了诗人将儒家经典传授给子女,希望他们能够像侯芭一样,成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体现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家庭幸福的颂扬,也是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体现了浓厚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胡仲方因杨伯子见寄
此去庐陵定几程,向来邛杖未经行。
悬知征棹云边集,大有吟情雪里生。
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能清。
二君即日青冥上,惟我春山带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