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其八》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其八》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色心远,泉声入目凉。

萧斋嘉树素馆倚崇冈。

结搆无遗憾,筌蹄想并忘。

延平合招隐,共入石渠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嘉树(jiā shù)的意思:指受人尊崇、受人景仰的人物或事物。

结搆(jié gòu)的意思:形容事物构造合理、严密,不容易分解或分开。

筌蹄(quán tí)的意思:形容人行动不自由,受到限制。

入目(rù mù)的意思:指事物显而易见或非常突出,引人注目。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素馆(sù guǎn)的意思:指平民百姓的家庭,也指平易近人的场所。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萧斋(xiāo zhāi)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豪华装饰,也可形容人生活简朴。

心远(xīn yuǎn)的意思:心灵宽广,胸怀远大

遗憾(yí hàn)的意思:指对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感到失望、懊悔。

因心(yīn xīn)的意思:因为内心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巧妙融合。首句“山色因心远”,以山色象征心灵的广阔与深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泉声入目凉”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萧斋背嘉树,素馆倚崇冈”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高雅,萧瑟的书斋背后是繁茂的树木,素净的馆舍依傍着高耸的山冈,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结搆无遗憾,筌蹄想并忘”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或生活的完美追求,以及超越形式、忘却技巧的境界。这里的“结搆”指构建、创作的过程,“筌蹄”则是捕鱼的工具和马蹄印,比喻技艺或方法,诗人希望在创作中达到一种超越技巧、直达本质的境界。

最后,“延平合招隐,共入石渠藏”则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愿望。延平,可能是指延平郡,这里借指隐居之地;石渠,古代藏书之处,此处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乃至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江南好八首·其三

平湖好,绿岸转清流。

十二阑干人小语,一双鸑鷟梦轻浮,依约弄珠楼。

(0)

浣溪沙

星斗阑干罢晚妆,冰肌玉骨自清凉,微风直裛锦衾香。

渐许相思通宛转,偶从残梦说荒唐,当时已是九回肠。

(0)

土牛

土番畏人如畏贼,自筑土牛封其域。

星罗棋布廿四头,尺寸不差绳与墨。

砌以荦确塑以泥,崭然头角状奇特。

我闻在昔此地生番巢,出没杀人以为食。

圣人有作妖魑消,剺面文身咸戴德。

一丝红线下尧封,万顷绿塍遵禹则。

分疆立界严提防,不许斯民处实逼。

牛皮已变红毛风,土壤还同金马式。

是时番奴富田畴,烹羊炮豕乐无极。

醉后归来两眼昏,忽讶寝讹遗路侧。

短笛携将信口吹,歌呼踏破夕阳色。

迩来十社九社空,锄犁转在内山北。

岿然数篑留岩阿,犹似千钧任地力。

豪强子弟恣侵陵,拔毛削皮禁不得。

朝廷兼并有明刑,嗟尔无告独可恻。

牛牯岭外烽火明,千村万落长荆棘。

安得遍筑千万头,尽教卖剑归稼穑。

牛乎牛乎尔勿哀,铜驼与尔俱草莱。

(0)

司马薛耘庐、李信斋、曹怀朴、曹馥堂四公遗爱在民,余捐金奉栗主与娄秋槎司马同祀于书院敬业堂,诗以志之

四十年来惠爱遗,馨香始报未嫌迟。

竞传循吏堪留传,为记前尘倍去思。

一代名尊司户竹,千秋泪坠岘山碑。

可知直道人心在,召杜应为后起师。

(0)

除夕

阴阳无停机,天道常流转。

除夕依辰至,岁月忽已晚。

感节念年非,令人发悲惋。

少壮多志气,白发已乱短。

行年逾不惑,知命途尚远。

誓当师继日,畏此流光遄。

(0)

蝶恋花·其一感春

倚遍黄昏人瘦削。愁对阴阴,旧日闲池阁。

记得燕来风动幕。是谁偷觑秋千索。

一雨做成新梦恶。梦里罗衾,恰似郎情薄。

早识护铃成漫约。余英悔不春前落。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