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端日(duān rì)的意思:指到了最后的日子,即临终之日。
国论(guó lùn)的意思: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或国家的政治理论。
海畔(hǎi pàn)的意思:指海边、海滨。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镜湖(jìng hú)的意思:指湖泊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形容湖泊平静如镜。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昭苏(zhāo sū)的意思:指光明正大、公开无私的行为,也指正直、坦率、无欺诈的品质。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诗中描绘了秋日江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首句“万里秋江入画图”,以壮阔的秋江景象开篇,将辽阔的江面比作一幅画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接下来,“望中人已北归无”一句,转而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通过“北归”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融入了对时局的感慨。这里以“十年”、“海畔”、“烟波”、“一疏”、“朝端”、“日月孤”等意象,描绘出一种孤独、寂寞而又深远的意境,既是对友人离别之痛的表达,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两句,直接点出了对国家政治与民生问题的关注。诗人认为,在国家的政治讨论中,自己曾多次提出建议,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如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对于国家责任的担当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忧虑。
最后,“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暂时放下政治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的愿望。通过“渔竿税”的轻松比喻,以及“扁舟在镜湖”的美好想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