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虞 永 康 题 沧 江 书 院 宋 /魏 了 翁 解 后 沧 江 半 日 閒 ,一 川 风 物 闯 柴 关 。正 从 逝 处 识 流 水 ,更 向 静 时 观 远 山 。有 咏 皆 春 谁 与 点 ,无 时 不 学 子 睎 颜 。相 逢 一 笑 忘 言 处 ,月 堕 波 心 不 记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波心(bō xīn)的意思:指人心起伏不定,变化无常。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解后(jiě hòu)的意思:解决问题之后,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学子(xué zǐ)的意思:学生、读书人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与点(yǔ diǎn)的意思:与点表示与某个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或联系。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鉴赏
这首宋诗是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沧江书院周边的自然景色。首句“解后沧江半日閒”表达了诗人游览后的惬意与宁静,仿佛在江边度过了半个悠闲的下午。接下来,“一川风物闯柴关”描绘了江面风光和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两句,诗人通过观察江水的流淌,领悟到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同时在静谧的时刻欣赏远方的山峦,寓含深沉的人生哲理。诗人感慨“有咏皆春谁与点”,赞美书院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像春天一般充满诗意。
“无时不学子睎颜”进一步强调了书院中浓厚的学习风气,每个人都在不断求知,追求高尚的品德。最后,诗人以“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收尾,描绘出在与友人交流中忘记言语的欢乐,以及沉浸在美景中的流连忘返,意境悠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沧江书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