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顷(bǎi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很大的土地。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杞人(qǐ rén)的意思:形容杞人虑天,无事生非,过分忧虑。
青玉(qīng yù)的意思:指宝石中的翡翠,也用来比喻品质优良的人或物。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苕水(tiáo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玉杖(yù zhàng)的意思: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超的才能。
白蘋洲(báipínzhōu)的意思:指人心灵纯洁无暇,不受世俗诱惑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皋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诗人以“亦抱杞人念”开篇,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又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其如苕水幽”一句,通过描绘苕水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归隐的氛围。
“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手持玉杖,悠然自得地坐在白蘋洲上的画面,既有物质的简朴,又有精神的高洁。接下来,“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万物仿佛被秋雨洗涤,群山在阳光下显得错落有致,流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则将视野扩大至广阔的太湖,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即使面对广阔的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所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华林寺
言寻越王山,忽逢华林寺。
绀殿郁崔嵬,金紫迷人醉。
历历阶前松,千年抱空翠。
无诸昔建国,故址犹堪识。
霸图一消歇,香火归初地。
鸣禽带梵音,寒蝉悦禅意。
坐啸来清风,溽暑忽全避。
日暮数声钟,满山黄叶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