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立 有 作 宋 /赵 蕃 朝 晖 熏 我 肌 ,不 饮 类 酣 适 。夕 阴 惨 我 颜 ,所 抱 非 隐 戚 。昼 夜 无 集 机 ,日 月 布 常 职 。浮 生 任 变 灭 ,二 者 互 出 没 。汝 忧 何 从 生 ,汝 喜 何 自 得 。阴 晴 况 莫 料 ,暄 暖 难 屡 必 。顾 虽 甚 蒙 昧 ,讵 敢 规 造 物 。衾 裯 欠 宵 具 ,薪 炭 乏 预 积 。未 免 形 语 言 ,宁 知 见 颜 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灭(biàn miè)的意思:消失无踪,彻底灭亡
常职(cháng zhí)的意思:指担任某个职位或角色的时间长久、稳定。
朝晖(zhāo huī)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新的希望。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从生(cóng shēng)的意思:从小到大,从始至终。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规造(guī zào)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造就或培养。
酣适(hān shì)的意思:形容饮食或睡眠十分满足舒适,心情愉悦。
何自(hé zì)的意思:自己如何,自身如何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互出(hù chū)的意思:指两方面或多方面的人或事物相互交替出现或相互取代。
见颜(jiàn yán)的意思:指见到某人的面容,就能知道他的情绪、心情、态度等。
讵敢(jù gǎn)的意思:指人们不敢或不愿意做某事。
蒙昧(méng mèi)的意思:指人无知无识,愚昧无知。
衾裯(qīn dāo)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相互依偎的样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停机(tíng jī)的意思:停止工作或活动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薪炭(xīn tàn)的意思:指生活所需的必需品,也可表示生活的温暖和幸福。
形语(xíng yǔ)的意思:形影不离指的是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法分离的意思。
暄暖(xuān nuǎn)的意思:温暖,和煦的意思。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隐戚(yǐn qī)的意思:隐瞒亲属的矛盾、不和睦的关系。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阴惨(yīn cǎ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阴沉凄惨,给人带来压抑和不愉快的感觉。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月布(yuè bù)的意思:指掩饰、隐瞒事情的真相或真相未被揭露。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注释
- 朝晖:早晨的阳光。
酣适:陶醉、舒适。
夕阴:傍晚的阴暗。
隐戚:隐藏的悲伤。
停机:停止运转。
常职:常规职责。
变灭:变化和消失。
二者:光明与黑暗。
阴晴:天气阴晴。
暄暖:温暖。
蒙昧:愚昧无知。
规造物:规劝造物主。
衾裯:被褥。
薪炭:木柴和煤炭。
形语言:外在表现。
颜色:内心感受的表露。
- 翻译
- 朝阳温暖我的肌肤,不饮酒也似醉般舒适。
傍晚的阴霾使我面容憔悴,怀抱的并非隐藏的悲伤。
日夜不停运转,日月履行着各自的职责。
短暂人生任由变化,光明与黑暗交替出现。
你的忧虑从何而来,你的喜悦又如何产生?
天气阴晴难以预料,温暖的日子难以持续。
虽然我愚昧无知,怎敢去规劝造物主。
夜晚缺少被褥,柴火煤炭也缺乏储备。
我无法避免外在表现,怎能知道你内心的感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晚立有作》,通过对早晨阳光温暖身心和傍晚阴暗带来情绪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朝晖熏我肌,不饮类酣适",清晨的阳光让诗人感到舒适,即使不饮酒也仿佛醉酒般愉快。然而,"夕阴惨我颜,所抱非隐戚",傍晚的阴霾则使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似乎隐藏着忧虑。
诗人认识到人生的昼夜更替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昼夜无停机,日月布常职",暗示生命的轮回无法停歇。他接受生活的起伏不定,"浮生任变灭,二者互出没",认为人应顺应这种变化。接着,诗人质疑忧虑和喜悦从何而来,天气阴晴难以预料,温暖也无法持久,"阴晴况莫料,暄暖难屡必"。
尽管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诗人并不试图去规劝自然法则,"顾虽甚蒙昧,讵敢规造物",表示自己虽然对世界有所困惑,但不敢妄图改变。诗中还提到日常生活的艰辛,如夜晚缺少被褥,柴火储备不足,"衾裯欠宵具,薪炭乏预积",这些都是诗人实际生活的写照。
最后,诗人通过"未免形语言,宁知见颜色",表达出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的言谈举止仍然能反映出内心的情感状态。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