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初冬(chū dōng)的意思:初冬指的是冬季的开始或刚刚进入冬季的时候。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辞林(cí lín)的意思:
(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陈书·周弘正传》:“尚书右僕射、领国子祭酒、 豫州 大中正 弘正 ,识宇凝深,艺业通备,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望高礼阁。”丹枫(dān fēng)的意思:形容枫叶的颜色鲜红。
过长(guò cháng)的意思:过分冗长或超过一定长度
佳时(jiā shí)的意思:最好的时机或最佳的时刻
鸣雁(míng yà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气和(qì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或争执。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纤鳞(xiā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为细小、丰富。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幽期(yōu qī)的意思:指相思的情愫,为了等待而黯淡、寂寞的时光。
重裘(chóng qiú)的意思:形容穿着厚重的衣物。
中霜(zhō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年纪老迈,不再年轻。
- 注释
- 吴中:指苏州。
霜雪:霜降和下雪。
晚:较晚。
初冬:刚进入冬季。
丹枫:红枫。
辞:离开。
林:树林。
黄菊:黄色菊花。
犹:仍然。
残枝:残留的枝条。
鸣雁:雁鸟鸣叫。
纤鳞:细小的鱼。
清池:清澈的池塘。
气和:气候温和。
重裘:厚重的皮衣。
须眉:胡须和眉毛。
悠然:悠闲的样子。
据:倚靠。
嬉:游玩。
野老:乡村老人。
荷锄:扛着锄头。
幽期:秘密约定。
- 翻译
- 苏州的冬天来得晚,初冬正是好时节。
红枫尚未离开树林,黄色菊花还残留着枝头。
大雁在高空中鸣叫,细小的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动。
天气温和无需厚重皮衣,我靠近水面照见自己的胡须和眉毛。
悠闲地坐在石头上,也时常出门游玩。
农夫扛着锄头来到,一个微笑就成了我们的秘密约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季晴朗的日子里所见的景色和心境。首句"吴中霜雪晚",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展现了江南地区冬日傍晚的景象,霜雪虽降,但还不至于严寒。"初冬正佳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时节的喜爱,认为这是冬天里适宜出游的好时光。
接下来的诗句"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通过描绘红枫未落尽,黄菊仍有残留,展现出初冬时节的生机与色彩,富有画面感。"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大雁南飞,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动,增添了宁静而生动的气息。
"气和未重裘,临水照须眉"写诗人感受到天气尚暖,不必穿厚重的皮衣,可以靠近水面欣赏自己的倒影,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得。"悠然据石坐,亦复出门嬉"两句,诗人悠然自在地坐在石头上,还出门游玩,享受着这份冬日的惬意。
最后两句"野老荷锄至,一笑成幽期",则描绘了一幅农夫扛着锄头前来,与诗人相遇,相视而笑的场景,充满了人情味,使得这幅冬日图景更加温馨和谐,也体现了诗人与乡间百姓的亲密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冬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初冬的景色,通过诗人自身的活动和与他人的互动,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对雪寄子和
寂寞遂终夕,晶莹忽通曙。
垂幔若遗情,开轩始惊晤。
骚屑方委栋,氛氲正飘树。
被物乍同收,因形乃分赋。
积重或偏敧,乘弱亦轻附。
烛幽时浚达,弥缺必丰注。
野人悄将归,栖鸟寒犹露。
晓色已侵昼,澄辉更延暮。
憬幽知悦性,念群转荣虑。
欲出访郊扉,扁舟尚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