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含烟(hán yān)的意思:含有烟雾。形容事物有烟雾弥漫或有烟尘。也可比喻言论、文章等含混不清、模糊不明。
遑宁(huáng níng)的意思:形容心情宁静、无所事事、无所求索。
会理(huì lǐ)的意思:能够理解和明白事物的道理,能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觉悟(jué wù)的意思:指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醒悟。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理知(lǐ zhī)的意思:理智、明理的知识和见解。
迷心(mí xīn)的意思:迷失自我,心智困惑。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未遑(wèi huáng)的意思:未有时间或机会做某事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雪梅(xuě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坚贞不屈。
烟柳(yān liǔ)的意思:形容春天柳树枝条柔软婀娜,轻盈飘逸。
有形(yǒu xíng)的意思:有实际的形态或存在。
- 注释
- 带雪:带有雪花。
梅:梅花。
初煖:刚刚开始温暖。
含烟:烟雾笼罩。
柳尚青:柳树还青翠。
童子:小孩。
偈:佛教中简短的颂歌或教诲。
法王经:佛法大师的经典。
会理:领悟道理。
无我:无自我、无我执。
观空:观察空性。
厌有形:厌倦有形物质世界。
迷心:迷失的心灵。
觉悟:觉醒、领悟。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遑宁:安宁、静止。
- 翻译
- 带着雪花的梅花开始温暖,烟雾缭绕的柳树还保留着青翠。
前来偷听孩童的佛经吟诵,得以聆听佛法大师的教诲。
领悟了道理便知自我不存在,观察空性对有形之物感到厌倦。
迷失的心灵应当有所觉醒,游子的思绪却难以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景象,梅花在雪中初现暖意,而柳树仍旧带着烟霭般的青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出了佛法的思考。"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表明诗人对于佛教知识有所探求和了解。在这过程中,诗人领悟到了"会理知无我",认识到世间一切都是空幻,没有恒久不变的自我。同时,通过观照空无之境界,产生了对世间万物的厌弃,因为这些都属于有形有相,从而引出了"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这两句,表达了对于迷失的心灵应该得到觉醒,以及旅途中思绪纷飞,内心仍旧未能找到平静的状态。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佛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向。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寓意丰富,体现了唐代诗风之清新与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极暑题钓雪
暑中北阁望南窗,将谓南窗分外凉。
到得南窗还更热,芙蕖和蕊落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