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忙儿不知,枣栗频啼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眠蚕(mián cán)的意思:指在睡梦中产生幻觉或妄想。
陌桑(mò sāng)的意思:形容人陌生而生疏。
惟恐(wéi kǒng)的意思:害怕,担心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再眠(zài mián)的意思:指一次睡眠还不够,需要继续睡眠。
枣栗(zǎo lì)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依存,彼此关系密切。
百舌鸟(bǎi shé niǎo)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首句“百舌鸟初鸣”,以百舌鸟的啼声作为春天来临的标志,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再眠蚕在箔”一句,通过描写正在吐丝结茧的蚕,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长与繁衍主题。
“陌桑青已柔,堤草绿犹弱。”这两句分别从田间和河岸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绿色世界,桑叶嫩绿柔软,堤边的小草虽未完全茂盛,但已显出勃勃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也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成长。
“正宜旭日和,惟恐春寒作。”诗人对春天的温暖阳光表示欢迎,同时也担心春寒可能带来的不测,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敬畏,以及对生活安稳的期待。
最后,“妇忙儿不知,枣栗频啼索。”这句通过家庭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农事繁忙的情景。妇女们忙着劳作,孩子们却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劳动季节感到不解或好奇,频繁地向大人索要红枣和板栗。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