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池上三首·其三》
《夏日池上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拒霜灼灼欲破红,夜来落荒兰丛。

空亭无人日色午,但听桐叶惊秋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拒霜(jù shuāng)的意思: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援助,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或解决困难。

落荒(luò huā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中断或无法继续进行。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翻译
拒霜花朵鲜艳如火,似乎要突破红色的极限。
夜晚的雨落在荒芜的兰花丛中。
注释
拒霜:一种植物,因其在秋天开放且能抵抗霜冻而得名,花朵通常为红色。
灼灼:形容颜色鲜明,这里指拒霜花的鲜艳。
雨落:下雨。
荒兰丛:荒芜的兰花生长的地方。
空亭:空荡荡的亭子。
无人:没有人在场。
日色午:中午的阳光。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
惊秋风:被秋风吹动,发出声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抒情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拒霜灼灼欲破红"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摹出荷花在露水的滋润下似乎要绽放的生机与美丽,"夜来雨落荒兰丛"则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情景,雨后的兰草清新而独立。

"空亭无人日色午"这句字面上表现了一个明亮而孤寂的场景,时间定格在正午,阳光之强烈与亭中之冷清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中的孤独感。"但听桐叶惊秋风"则通过耳濡目染的手法,将读者引入一个只剩下诗人与自然声音相伴的氛围,桐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响似乎是这份孤寂中唯一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光线、色彩、声音和空间的精细刻画,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自享受自然之美时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将度梅关阻雨

五更急雨逐风颠,弭棹浈江滞去鞭。

野径湿云沈岸草,荒汀宿火漏鱼船。

乍醒瘴海三年梦,未了天南一日缘。

篷底不妨成独卧,起看雌霓贯城边。

(0)

华首台

佛桑红白绕高台,拂袖孤青峰下来。

十里长松团紫盖,一群驯鹿踏苍苔。

月明碧涧空尘界,花雨瑶阶忆慧才。

华首何年依雅集,满山惟见白云堆。

(0)

感事

渴葬惊心碧血存,传芭何地与招魂。

破窗零落残编在,旧馆幽阴白日昏。

黑孽酿成封豕阵,青山望断鹡鸰原。

年年寒食吞声泣,祇有棠梨照墓门。

(0)

横江阻风

洲若香消岸荻秋,离人虚系五更舟。

晓来谁唱横江曲,恶浪无情也白头。

(0)

度铅山岭

岭上复成岭,云烟近舄生。

危崖县树暗,断壁泻泉清。

路绕林端出,人穿石罅行。

山中春树早,二月已闻莺。

(0)

婺州太守刘汉循别驾董豫周偕余课农游双龙洞归憩西坞吴氏园即事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

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

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