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崖立松柏,清庙失璠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陆 侍 御 归 越 宋 /卢 方 春 喈 喈 风 雨 余 ,出 昼 意 何 如 。镜 里 无 惭 色 ,囊 中 有 谏 书 。寒 崖 立 松 柏 ,清 庙 失 璠 玙 。海 内 看 霜 月 ,光 明 只 似 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色(cán sè)的意思:惭愧、害臊。
出昼(chū zhòu)的意思:指夜间外出或离开家中。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谏书(jiàn shū)的意思:指奏章、奏折等上书皇帝或上级官员,劝谏或告状。
喈喈(jiē jiē)的意思:喈喈指的是声音洪亮,喧闹而有力。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翻译
- 风雨过后,白天出门心情如何?
镜子中没有惭愧的脸色,口袋里装着劝诫的书信。
寒冷的山崖上挺立着松柏,神圣的庙宇失去了宝贵的宝石。
天下的人们欣赏着霜月,光芒依旧如初。
- 注释
- 喈喈:形容鸟鸣声。
风雨馀:风雨之后。
意何如:心情如何。
镜里:镜子中。
无惭色:没有惭愧的脸色。
谏书:劝诫的书信。
寒崖:寒冷的山崖。
松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
璠玙:璠玙,古代贵重的玉器,此处比喻庙中的宝物。
海内:天下。
霜月:寒冷的月光。
光明只似初:光芒依旧如最初时明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方春的作品,名为《送陆侍御归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喈喈风雨馀”一句,以风雨作比喻,形容外界环境的湿润多变,也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出昼意何如"则是询问白日里朋友离去后的情景,是一种担忧和思念。
"镜里无惭色"此句通过镜子比喻,表明诗人的内心纯洁无瑕,不带有任何愧疚之情。"囊中有谏书"则揭示了诗人对朋友的忠告或是赠言,藏于囊中,显示出深沉的友情和关怀。
"寒崖立松柏"描绘的是一个严寒的山崖上挺拔的松柏树,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格。"清庙失璠玙"则是对朋友即将到达的清净之地——越地的一种描绘,其中“璠玙”为古玉名,意指珍贵的东西,这里用以形容庙宇中的庄严和肃穆。
"海内看霜月"诗人在广阔的海洋中眺望着霜月,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凝视。"光明只似初"则是说那月光如同初见时一样清澈明亮,没有丝毫减退。
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和比喻,将送别之情、友情之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予止诗鼎仪有约同止予援张汝弼故事以只鸡斗酒为罚鼎仪固未尝止及予破戒乃和韵见索再叠前韵并鸡酒答之
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
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
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
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
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
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