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投身(tóu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积极参与,毫不保留地投入到某种事业或活动中。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缯缴(zēng jiǎo)的意思:形容事情繁琐、纷乱而难以解决。
札书(zhá shū)的意思:指写在木片或竹简上的文字,比喻记录事实真相的证据。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知已(zhī yǐ)的意思:知己是指互相了解、彼此信任的朋友。
- 鉴赏
此诗《逢雁》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描绘诗人与大雁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动荡、自然环境恶劣的忧虑。
首句“几时来塞下”,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何时能来到边塞的期待,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接着,“烽火近何如”一句,既是对当前边塞战事的关切,也暗含了对友人身安的担忧,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安危和友人安全的深切关注。
“道路多知已,宁无一札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在动荡的时局中,能够保持联系的珍贵性。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书信告知近况,传递平安的消息。
“江乡今苦旱,瘴疠且难除。”这两句描绘了江乡当前面临的自然灾害——干旱,以及由此引发的疾病问题。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艰难,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民生活的深深关切。
最后,“处处多缯缴,投身未可疏。”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猎人捕杀鸟类的场景,隐喻了当时社会上对人才的残酷竞争和无情剥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流失和社会风气的忧虑,呼吁人们珍惜和保护人才,避免过度的残酷竞争。
综上所述,《逢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对时局动荡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忧虑,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