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张 天 觉 使 河 东 席 上 分 题 得 将 字 宋 /张 耒 张 侯 蜀 都 秀 ,玉 立 身 堂 堂 。手 持 明 光 节 ,六 月 登 太 行 。三 晋 雄 中 夏 ,朔 方 临 大 荒 。传 声 贤 使 者 ,父 老 相 扶 将 。控 弦 百 万 户 ,十 年 废 耕 桑 。但 使 把 锄 犁 ,自 然 息 桁 杨 。主 人 延 阁 老 ,别 酒 泛 兰 觞 。寄 声 梁 谏 议 ,欲 试 紫 参 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锄犁(chú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传声(chuán shēng)的意思:传递声音,传播信息,传言流传。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扶将(fú jiāng)的意思:扶持、提拔有才能的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阁老(gé lǎo)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学者在退休后仍然受到尊重和重用。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桁杨(h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谏议(jiàn yì)的意思:指忠言逆耳、直言无讳地劝谏君主或上级,以期改正错误、防止灾祸。
控弦(kòng xián)的意思:控制弦音。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三晋(sān jìn)的意思:指山西、山东、河北三个地方。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蜀都(shǔ dōu)的意思:指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或地区。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延阁(yán gé)的意思:指官员延聘、延用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中夏(zhōng xià)的意思:指夏天中间或夏天的中期。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注释
- 蜀都: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指成都。
玉立:形容人身材挺拔,像玉一样纯洁。
明光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象征权威。
太行:中国东部的山脉,这里可能指代崇高的地位或目标。
三晋: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的合称,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朔方:古代指北方,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地区。
父老:对老年人的尊称,也指乡亲们。
把锄犁:农民耕作的工具,象征农业劳动。
桁杨:古代战争中的攻城器械,这里借指战事。
延阁老:延请年长有德的官员,阁老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兰觞:兰花装饰的酒杯,常用于高雅的宴会。
梁谏议:梁姓的谏议官,古代官职,负责进言和建议。
紫参方:紫色的人参药方,可能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 翻译
- 张侯在蜀都出类拔萃,威仪堂堂如美玉般矗立。
他手握象征权力的明光节,六月时分攀登太行山峰。
三晋之地雄踞中原,北方的朔方边陲广阔无垠。
他的声音传遍四方,如同贤良的使者,父老乡亲们簇拥着他。
他拥有百万民众的支持,使得十年间田地荒芜,农桑废弃。
只要能让他们拿起锄头犁耙,战乱自然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主人热情款待阁老,设宴以兰香酒招待。
向梁谏议传达我的话语,希望能尝试紫色人参的药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出行的壮观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古代使者权势与威严。开篇“张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一句,可见使者的尊贵地位及仪表之庄重;“手持明光节”则象征着其手中握有的不仅是权力符号,更有法律和正义的力量。
“六月登太行”透露出季节感,可能暗示着某种时机或任务的紧迫性。随后的“三晋雄中夏,朔方临大荒”展示了使者的辉煌历史背景,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广阔边疆。
“传声贤使者,父老相扶将”一句,则表达了民众对这位使者的敬仰和依赖。诗中的“控弦百万户,十年废耕桑”通过军事力量与农业损失的对比,强调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但即便在战乱中,诗人仍寄希望于这位使者:“但使把锄犁,自然息桁杨。”表达了一种理想,即只要有合适的人去管理,就能恢复平静的田园生活。接着,“主人延阁老,别酒泛兰觞”一句,则描绘了使者告别时的情景,传递出一种离别之情。
最后,“寄声梁谏议,欲试紫参方”表达了对这位使者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像古代贤臣一样施展治国安邦的才能。整首诗通过对张天觉使河东之行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官员形象,以及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