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制颓龄,为与霜争华。
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何乃(hé nǎi)的意思:用于疑问或反问,表示不解、迷惑、惊讶等情感。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篱花(lí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在篱笆上,形容美好的事物不被人珍惜或欣赏。
丽色(lì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颜色或美好的景色。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青女(qīng nǚ)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糁糁(shēn shēn)的意思:形容食物的味道鲜美可口。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颓龄(tuí l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年龄尽管尚轻,但精神状态却显得老态龙钟,意志消沉,毫无朝气。
相参(xiāng cān)的意思: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花卉竞妍的图景,通过对秋光、东篱花、芙蓉和菊花等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情感寄托。
"秋光浓欲滴"一句,刻画出秋日暖阳照射下的明媚景色,如同油脂欲滴,形象生动。紧接着"结束东篱花"表明随着秋天的到来,花朵也逐渐凋谢,这里"结束"字眼传达了一种自然轮回中的收尾之感。
接下来的"糁糏纷点缀,戢戢相参差"则是对东篱花末落之态的细致描绘。"糁糏"形容花瓣轻盈细碎,而"戢戢"一词则透露出一种坚硬不屈的意象,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面对岁月更迭时保持的坚守。
"渊明太好事,言乐酌流霞"中,"渊明"或指晋代诗人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著称。这两句通过设想古人陶渊明对美景的喜悦,以及他可能的话语和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与之共鸣的愿望。
"谁云制颓龄,为与霜争华"则是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生命如同朝露,不禁发出对抗岁月、争取青春之美的感慨。这里"制颓龄"意指对抗年华的流逝,而"为与霜争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中花朵保鲜不败的向往。
以下几句"映水开芙蓉,丽色如春葩。谩以拒为名,青女不能加",描绘了芙蓉盛放的情景,其中"映水开芙蓉"展示了芙蓉花朵在秋水中的倒影,与其本身的美丽交相辉映,而"丽色如春葩"则是对芙蓉之美的直接赞叹。紧接着"谩以拒为名,青女不能加"中"青女"或指芙蓉,以其清雅脱俗自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丽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最后两句"持此问渊明,何乃吝齿牙。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则是诗人以一副对话形式,自问自答地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不能全部拥有和保留的无奈与感慨。在这里,"持此问渊明"中"此"可能指代前文所述之景象,而"何乃吝齿牙"则是诗人在质疑古人陶渊明为何吝啬不肯分享其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则是对秋日景象的再次描绘,"风如箭"形容秋风之急切,而"黄落满天涯"则表现了秋叶纷飞,覆盖大地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物象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一幅秋日花间的美丽画卷,并且以此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有限以及时代流逝的深刻感悟。
渺渺征途,劳劳倦客,此生长在他乡。
怅良朋别后,岁月偏长。
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
知君独对,小轩修竹,尽日徜徉。望里露白葭苍。
恨名牵利缚,未办归航。纵新词细读,难慰思量。
风雨驿亭鸡欲唱,忆同游、晓梦迷茫。
何时归去,分题刻烛,重醉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