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
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过存(guò cún)的意思:过存指的是过多地储存或积累财物,超过实际需要。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认过(rèn guò)的意思:认识过、见过或经历过。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雨草(yǔ cǎo)的意思:指雨后的草地,比喻经过磨难后,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畅、愉快。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在异乡临时居住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环境的破败与荒凉。蛀虫的粉末渗透到床榻上,随风飘散,破碎的门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
颔联“月光铜剑影,宿雨草书痕”则转向对夜晚景象的描绘。月光下,铜剑的倒影显得格外冷寂,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草地上留下了斑驳的书痕,似乎记录着过去的岁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人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颈联“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司马迁曾因遭受不公而留下遗恨,其形象被刻在墙壁上;刘伶则因嗜酒而多次脱去衣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尾联“他宵灯火处,藜杖认过存”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即使在夜晚,诗人依然怀揣希望,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光明;藜杖作为行路的工具,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对未来仍抱有坚定信念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象以及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九十九峰下,百二十年州。
西风吹起客梦,月满驿南楼。
影入天河左界,辰在寿星向上,还是去年秋。
要和木兰曲,载酒寿君侯。天边信,云外步,去难留。
寿觞庭院依旧,已带别离愁。
离合钟情未免,行止关人何事,浪白世间头。
将相时来作,身健百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