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
国亡邪正混,衮挞笔孰泚。
不亦(bù yì)的意思:非常、极其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淳至(chún zhì)的意思:真诚至纯洁的境地。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德祐(dé yòu)的意思:德行受到神佑,指善良的人得到上天的保佑。
韩魏(hán wèi)的意思:韩魏是一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两个国家或势力相互勾结、互相帮助。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窃位(qiè wèi)的意思:指夺取别人的地位或职位,暗中篡夺权力。
仁皇(rén huáng)的意思:仁皇是指仁德高尚、仁爱民众的君主。
实录(shí lù)的意思:真实记录事实的文字或影像。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衰翁(shuā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的人。
四载(sì zǎ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多用于形容感情深厚或友谊持久。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邪正(xié zhèng)的意思:指邪恶和正义并存,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正义的一面。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至德(zhì dé)的意思:指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其九)》。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依赖和对真实记录的渴望,以及对昔日英雄、忠诚官员的怀念。
诗人通过“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开篇,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承与文献的重要性。接着,“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表明了对现实记录的依赖和信任,也是通过文字来实现。
接下来的几句“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贼贾独不尔。”提到了历史上的某位官员及其治理时期的成就,但对另一类人——如贼贾(可能指不法之徒或贪官污吏)则没有被记录。
“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似乎是在批评那些长时间占据职位却不为后世留下任何贡献的人。紧接着,“咸淳至德祐,抑又可知矣”可能是对某些道德高尚或有功绩的事件表示赞同。
最后两句“国亡邪正混,衮挞笔孰泚。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则表达了在国家覆灭、是非混淆的情况下,诗人对于真相难以被记录的忧虑,以及对忠诚之心的坚守和对死亡的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记载与遗忘、忠诚与背叛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于忠良之士的怀念。
和璧三寸廉且腴,冷光射人金仆?。
是谁雕琢窥唐虞,囊括六琏包四瑚。
天阴雨湿号鼪鼯,忽然初日开芙蕖。
明夺离娄巧班输,使我一见疑怪俱。
肃然想见羲皇初,神龟出洛河负图。
子昂死去文彭无,眼前再见张约夫。
张君自出繄横渠,大贤苗裔与众殊。
笔花迸落凌欧苏,不施鞚骑生马驹。
如斯小道乃其余,我亦颦里镌虫鱼,譬如天骥尾蹇驴。
秋河急雨翻跳珠,摩挲印谱空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