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帘怜草碧,移榻寄松阴。
地迥云交野,源通水抱林。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亭院当溪寂,衡门傍竹深”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居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亭院临溪而立,衡门紧邻翠竹,一派清幽之气。颔联“开帘怜草碧,移榻寄松阴”则进一步展现了居住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开窗见绿草如茵,移步至松下纳凉,生活情趣尽显。颈联“地迥云交野,源通水抱林”描绘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远处云雾缭绕,野径蜿蜒,水源汇聚,环绕着葱郁的森林,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尾联“世情閒里淡,古貌亦如心”则表达了居住者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纯净,即使在忙碌的世间,也能保持一颗宁静淡泊的心,与自然和谐共处,如同古人的风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精神的高洁。
堂堂灌将军,非与侯者俦。
挺身入吴垒,发愤报父雠。
声名震朝野,意气凌斗牛。
鸿毛视贵戚,加敬贫贱流。
及其去官日,只结魏其侯。
武安约无信,是启怒所由。
况于行酒间,一语辄不投。
遂乃致奇祸,魏其甘与侔。
朝臣两可奏,太后鱼肉忧。
上书竟不辨,弃市渭城休。
地下为鬼雄,怒目亟复雠。
武安族已矣,一死俱荒丘。
虽云冥漠事,亦是朝廷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