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龚况所作,题为《午歇惠安寺》。诗中以寒食节的短暂悠闲时光为背景,巧妙地将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与人物性格相联系,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颜真卿刚直不阿性格的独特见解。
首句“寒食都来数日闲”,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期间的短暂闲暇。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在此期间祭扫祖先,享受短暂的休息。诗人在这里用“都来数日闲”来形容这段时间的悠闲,既表达了节日的氛围,也为下文的人物形象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颜卿家帖到今传”,转而提到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流传。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以其雄浑大气、刚劲有力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里通过提到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其艺术成就,也为下文的人物性格描绘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两句“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是对颜真卿性格的直接描述。诗人用“刚鲠”形容颜真卿的性格特点,意指他正直刚强、不畏权贵,甚至有些无情。然而,诗人随后又指出,即使这样刚强的人,在春天到来之时也会感到怜悯之情。这种转折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颜真卿复杂性格的理解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的悠闲时光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及对其性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龚况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试院闻奚琴作
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