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春雪韵·其一》
《再次春雪韵·其一》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旬浃寒弥急,阳春暖尚微。

西华葛帔渔父蓑衣

京洛残堪望,龙山度正飞。

经书大雪,此瑞古今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雪(dà xuě)的意思:形容下雪量大,天气寒冷。

葛帔(gé pèi)的意思:形容人的衣着破烂不堪。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经书(jīng shū)的意思:指经典书籍,也可指重要的教材或学术著作。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麟经(lín jīng)的意思:指珍贵的书籍或经典。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西华(xī huá)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容貌、风采等非常出众,美丽动人。

旬浃(xún jiā)的意思:形容雨水充沛,连绵不断。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天气寒冷与温暖交替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旬浃寒弥急”,描述了连续十天的严寒,寒冷之感愈发强烈。接着,“阳春暖尚微”转折,虽是春天,但暖意尚浅,暗示着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西华愁葛帔,渔父点蓑衣”两句,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寒料峭的氛围。西华之地的居民穿着厚重的葛布披肩,而渔父则在细雨中点缀着蓑衣,生动地展现了不同人群面对春寒的不同应对方式。

“京洛残堪望,龙山度正飞”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表达了对远方景象的遥望,以及对自然迁徙现象的关注。京洛两地的景象虽残存,但龙山上的飞鸟正自由翱翔,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麟经书大雪,此瑞古今稀”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引用《麟经》(即《春秋》)记载的大雪事件,强调了此次春雪的罕见与珍贵,寓意着吉祥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寒未尽、万物复苏的季节特征,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别仲时·其三

童乌已黄土,其奈太玄何。

尚喜熊儿在,能为田父歌。

(0)

古梅

疏疏瘦蕊含清馥,矫矫虬枝缀碧苔。

疑是髯龙离雪殿,苍鳞遥驾玉妃来。

(0)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其一

万夫卬止配高山,德望巍峨履道安。

容貌訚訚服乡党,风棱凛凛冠朝端。

凤鸣往格君心正,鹯击曾闻奸胆寒。

不相宅家长已矣,空教有识涕澜汍。

(0)

芦花

秋风摘索铺寒雪,败叶枯条互明灭。

淡荡閒塘摇夕阳,横斜断岸凌高节。

无言咄咄日书空,执礼拳拳意绵蕝。

望极氍毹铺纠结,渔歌何处声凄切。

(0)

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其三

舞奏八风芗泽,颂声焱氏遗音。

允也不夷不惠,悠哉非古非今。

(0)

赴调

三年踪迹走泥涂,走遍泥涂一事无。

今日又行当日路,旁人为我一邪歈。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