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惟敬兼怀思》
《送惟敬兼怀思》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綵毫东省词臣,君到长安万事新。

将略直须论騕袅,主恩还待画麒麟

广陵别后空遗散,碣石年来更几人。

同舍翩翩金尽起,燕歌能不念江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东省(dōng shěng)的意思:东省指的是不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只管自己的事情。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将略(jiàng lüè)的意思:将才和智略。

碣石(jié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标记地界的石碑,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立场。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同舍(tóng shè)的意思:同舍指同住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寝室的人,也用来比喻同在一个环境或同一种处境下的人。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燕歌(yān gē)的意思:指欢乐的歌声。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画麒麟(huà qí lín)的意思:指人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技艺非常高超、精湛。

鉴赏

此诗《送惟敬兼怀思》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首联“綵毫东省旧词臣,君到长安万事新。”开篇即点出友人即将前往长安的情景,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颔联“将略直须论騕袅,主恩还待画麒麟。”运用典故,騕袅为骏马名,比喻友人的才华与能力;画麒麟则出自《汉书》,意指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肯定,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仕途顺利的期望。

颈联“广陵别后空遗散,碣石年来更几人。”通过时空转换,从长安回溯至广陵,表达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同时又展望未来,碣石之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暗含对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尾联“同舍翩翩金尽起,燕歌能不念江滨。”“同舍”指与友人在学府或官场中的共同经历,“翩翩金尽起”形容友人才华横溢,名声鹊起,而“燕歌”则是借用《燕歌行》的诗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最后一句“能不念江滨”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即使在繁华的长安,心中仍会怀念与友人共度的江滨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有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会将作崔监东园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

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

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

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0)

入塞曲

留滞边庭久,归思岁月赊。

黄云同入塞,白首独还家。

宛马随秦草,胡人问汉花。

还伤李都尉,独自没黄沙。

(0)

宿澄泉兰若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0)

肃宗挽歌

国以重明受,天从谅闇移。

诸侯方北面,白日忽西驰。

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

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

(0)

送韦湛判官

高阁晴江上,重阳古戍閒。

聊因送归客,更此望乡山。

惜别心能醉,经秋鬓自斑。

临流兴不尽,惆怅水云间。

(0)

破暗衣珠明有焰,照窗心月净无尘。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