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茶杖》
《茶杖》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欲展旗枪心已枯,乌藤白拂区区

自从识得赵州老,与夺方知辨有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拂(bái fú)的意思:指没有任何功绩或成就,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乌藤(wū té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关系。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与夺(yǔ duó)的意思:指争夺、争抢。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诗《茶杖》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茶杖的独特见解和对禅宗智慧的领悟。

首句“欲展旗枪心已枯”,以旗枪比喻茶杖,暗示茶杖虽为饮茶之具,却能激发内心的活力与激情,如同旗枪在战场上展现的勇猛。然而,“心已枯”三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疲惫与厌倦,似乎在表达即使茶杖再好,内心深处的激情与活力已经消逝。

次句“乌藤白拂笑区区”,进一步描绘了茶杖的形象。乌藤代表了茶杖的材质,给人一种质朴而坚韧的感觉;白拂则是对茶杖另一端的描述,可能是指茶筅或类似物,用于搅动茶汤。这一句中的“笑区区”则充满了幽默与讽刺,仿佛茶杖在嘲笑那些对茶道过于执着、拘泥于形式的人们,强调了茶道的精神在于简单、自然与内心的平静。

后两句“自从识得赵州老,与夺方知辨有无”,巧妙地将禅宗大师赵州和尚引入诗中,借以深化主题。赵州和尚是禅宗史上著名的高僧,以其独特的悟道方式著称。这里的“与夺方知辨有无”意指通过与赵州老的对话或领悟,诗人认识到在茶道乃至人生中,真正的智慧在于分辨事物的本质与虚无,即在看似对立的事物中找到统一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茶道的理解,更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佳作,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次韵寄题堪上人云外轩

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

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

汉台列像焉知许,陶岫吟归孰起予。

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0)

次韵金汉臣五城道中

郊行胸次爽于秋,岁稔天宽百姓忧。

但有樵人歌陇上,永无廷尉望山头。

最宜旷野开诗思,未觉他乡动客愁。

想见霜林疏更好,绿阴时节忆曾游。

(0)

次韵张中白元日

瓣香清晓肃冠绅,户外遥山展翠颦。

瘦影自怜耽醉叟,欢声何限喜晴人。

匆匆节序梅花老,衮衮尘埃世事新。

自有天来至今日,不知芳草几番春。

(0)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一

我能纳禄君辞聘,大觉蓑衣胜衮衣。

有径弗行缘畏险,无形可见要研几。

就令枵腹常亡赖,尽胜枯骸永不归。

何限戟门委荒草,高堂犹记旧巍巍。

(0)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五

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

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

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

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

(0)

生日病中

偶复逢生旦,何知迫死期。

老真难亸病,贫实怕迎医。

自拟修埋志,谁犹□寿诗。

不应六旬叟,未减一分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