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如薄伽梵,狂如阿阇世。
《即事·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圣”与“狂”的形象,探讨了顺逆境遇下人的内心状态与修行境界。首先,“圣如薄伽梵”,将圣人比作佛教中的佛陀薄伽梵,意味着圣人如同佛祖般拥有超凡脱俗、智慧慈悲的品质。接着,“狂如阿阇世”,以历史上著名的暴君阿阇世为喻,暗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狂妄或暴虐的行为。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性中既有高尚的一面,也有低劣的一面。
然后,“顺逆虽有殊”,指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人的行为和心境都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变化性。最后,“从儿得初地”,这里的“儿”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引导者或自我意识,意味着通过内心的引导和修行,人们能够达到初步的觉悟或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境遇下如何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作太学幡
三尺布,踰仞竿。
太学诸生朝举幡,谁其救者司隶冤。
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
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
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
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
庶为邦家保廉耻。
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
春雪词
蓬莱宫中夜飞雪,蓬莱宫外春泉决。
宫娥起听漏声乾,小阁红灯半明灭。
阑干十二堆琼瑶,君王禦寒犹服貂。
殿前内侍挝鼓急,报道銮舆视早朝。
银烛影随花絮舞,煖云香逐佩环飘。
街头父老呼万岁,东楼那惜千钱费。
呼朋酌酒话丰年,不道今年米腾贵。
君王重念万物槁,亦谓此是民之宝。
三春宜麦夏宜禾,特敕六宫无汛扫。
小臣更望风雨时,一亩还收千种稻。
官不催租吏不讨,肩负牛车满官道,小臣坐食饥亦好。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