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
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争结束、和平降临的景象。"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表明战争虽然已经基本停止,但胜利的消息尚未传遍整个国家。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即将结束的紧迫感,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和平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接着的"四主渐怀音,九夷稍革面"则展现了边疆地区民族开始回归和平生活的情景。"四主"和"九夷"在这里代指不同的地方或部族,他们逐渐听到了和平的消息,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状态,这里"革面"意味着改变面貌,可能是从军事冲突转向和平发展。
"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思考,即便是在太平盛世,也不应忘记战争带来的教训。这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智慧和对未来的警觉。
最后两句"钓台闻史籍,岐阳书记传"则提到了历史记载的重要性。"钓台"和"岐阳"可能是特定的地理位置或事件,这里暗示着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被记录并流传下来。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更通过对比和历史感悟,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