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诗》
《宴诗》全文
南北朝 / 萧衍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

四主渐怀音,九夷革面

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

钓台史籍岐阳记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ànshī
nánběicháo / xiāoyǎn

zhǐshāxīnxiáng

shèngcándàowèibiàn

zhǔjiàn怀huáiyīn

jiǔshāomiàn

shìzhìfēibīng

guóānwàngzhàn

diàotáiwénshǐ

yángshūchu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钓台(diào tái)的意思:指以假象或诱饵吸引对方上钩,达到自己的目的。

革面(gé miàn)的意思:改变面貌,改头换面

记传(jì chuán)的意思:传记和记载。指详细记载人物事迹和传承经典的文字。

九夷(jiǔ yí)的意思:指九个夷族,也泛指外族或敌对势力。

岐阳(qí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胜残(shèng cán)的意思:战胜残敌,取得胜利。

世治(shì zhì)的意思:指治理世界、治理社会。

史籍(shǐ jí)的意思:历史的记载和文献资料。

书记(shū ji)的意思:指书写文件或记录事务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争结束、和平降临的景象。"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表明战争虽然已经基本停止,但胜利的消息尚未传遍整个国家。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即将结束的紧迫感,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和平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接着的"四主渐怀音,九夷稍革面"则展现了边疆地区民族开始回归和平生活的情景。"四主"和"九夷"在这里代指不同的地方或部族,他们逐渐听到了和平的消息,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状态,这里"革面"意味着改变面貌,可能是从军事冲突转向和平发展。

"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思考,即便是在太平盛世,也不应忘记战争带来的教训。这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智慧和对未来的警觉。

最后两句"钓台闻史籍,岐阳书记传"则提到了历史记载的重要性。"钓台"和"岐阳"可能是特定的地理位置或事件,这里暗示着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被记录并流传下来。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更通过对比和历史感悟,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怀。

作者介绍
萧衍

萧衍
朝代:南北朝   字:叔达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生辰:464年-549年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猜你喜欢

勉诃林诸衲

寒到惊秋尽,无云天欲垂。

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

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

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

(0)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

网罟不可设,匪但戕群生。

禽鱼多异迹,隐显难以明。

大鸽济罗者,乃是金仙身。

深慈聊尔尔,所矢终何心。

仁暴性靡常,迁延宁至今。

(0)

归舟偶述·其一

枕畔灯明月明,梦里风声水声。

萍迹浪游乘兴,归舟回首多情。

(0)

夜夜曲·其二

长街灯影明,郎在花棚许。

群去勿群来,认郎不敢语。

(0)

秋夜闻鹤

银蟾初上海云收,风送馀音过戍楼。

清唳添筹三鼓夜,碧天惊露一声秋。

玉笙缥缈缑山去,羽袂蹁跹赤壁游。

客枕遥闻应不寐,月明何处放孤舟。

(0)

海棠花

海棠经雨更精神,独占园林第一春。

袅袅娇红初睡足,盈盈淡粉晓妆新。

秖应有艳能来蝶,便是无香亦可人。

只恐明朝易零落,莫教惆怅怨芳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