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冷多妨卧,云生半湿衣。
《避暑山中十咏·其五桃源》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山中的桃源景象,充满了清凉与幽静之感。首句“遥思碧桃坞”,以“遥思”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和遐想的空间,暗示了诗人对碧桃坞的向往。接着,“重荒太乙池”一句,通过“重荒”二字,描绘出一片广阔的荒野之中,有一处名为太乙池的神秘水域,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
“万松寒匝地”一句,以“万松”形容松树之多,以“寒”字渲染出松林的清冷氛围,与夏日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炎日远辞枝”则直接点明了夏日的酷热已远离枝头,暗示了避暑之地的凉爽与舒适。
“石冷多妨卧,云生半湿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避暑环境的凉爽与湿润,石块因凉爽而使人不愿躺卧,云雾升起使得衣物略显湿润,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山中避暑的独特体验。
最后,“香风时一到,疑是白莲知”一句,以“香风”和“白莲”作为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空气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个诗句以“疑是白莲知”结尾,既是对白莲香气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的美好感知,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山中的桃源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其一
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
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
爽气虽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七
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华。
野色似云閒放犊,树阴如幄暗巢鸦。
金钱满地空心草,紫绮漫郊苦菜花。
试考方言助多识,欲传名字入诗家。
九月廿一日雪书呈进之
一夜悲风晓辄收,布衾如铁强扶头。
乍惊皎皎明窗纸,稍见疏疏集瓦沟。
失怪竞闻村巷犬,乱行难觅远汀鸥。
欣然欲作临流看,却恨凛乎难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