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端(bí duān)的意思:指事物非常接近,就在眼前或鼻尖前面。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雷动(léi dò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动人心。
芒羊(máng yáng)的意思:比喻人特别聪明敏捷,反应迅速。
欠伸(qià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因疲劳或不舒服而伸懒腰。
纱巾(shā jīn)的意思:纱巾是指用纱织成的巾帕,比喻言辞轻柔、委婉。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无怪(wú guài)的意思:没有奇怪的地方,不足为奇
- 翻译
- 睫毛间困倦的羊儿打了个哈欠,突然间头一晕就脱下了纱巾。
鼻息间雷鸣般的鼾声你不必感到奇怪,因为道路熟悉,我就像在梦中的华胥国一样不再问路。
- 注释
- 困睫芒羊:形容困倦的样子像只羊。
欠伸:打哈欠。
颓然:疲倦的样子。
堕纱巾:头昏眼花,不知觉地摘下纱巾。
鼻端雷动:形容鼾声大。
君:你。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
不问津:不再询问路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情景。"困睫芒羊一欠伸",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困倦而短暂打了个哈欠,如同羊儿慵懒地抬起眼睑。"颓然忽已堕纱巾",描述他松弛的姿态,连头上的纱巾都意外滑落,显得随意而慵懒。
"鼻端雷动君无怪",这里的"鼻端雷动"并非真的指打鼾如雷,而是形容诗人睡得深沉,呼吸声大,犹如雷鸣,暗示了他的熟睡状态。诗人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说,即使这样,也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寻常的一幕。
最后两句"路熟华胥不问津",诗人借用《列子·黄帝》中的典故,华胥国是梦境中的理想之地,比喻自己在熟睡中浑然忘我,对外界的事物不再关心,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略带自嘲的午后小憩情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