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甘旨(gān zhǐ)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食物,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美好、令人满足的感觉。
里社(lǐ shè)的意思:指内部的组织或团体。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树萱(shù xuān)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太学(tài xué)的意思:指大学、学府,也泛指学问、知识。
悬榻(xuán tà)的意思:指人生命垂危,临近死亡的状态。
学师(xué shī)的意思:学习师傅、学问的导师。
学年(xué nián)的意思:指学习的一年,也指学生所度过的一年。
志学(zhì xué)的意思:志向高远,勤奋学习。
踵兵(zhǒng bīng)的意思:指紧随在后的军队,也用来比喻紧接着发生的事情。
- 注释
- 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踰:超过。
志学: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开始学习深造。
萱:萱草,古人常用来比喻母亲。
甘旨:美味的食物,这里指母亲的辛勤付出。
肯室:简陋的居所。
擅:擅长,这里有简朴之意。
兵戈:兵器,代指战争。
陈蕃:东汉人,以好客闻名,曾悬榻待贤。
悬榻:预留床榻以示欢迎。
- 翻译
- 太学中的老师都是名士,刚开始超过志学的年纪。
母亲辛勤劳作,竭尽全力提供生活所需,家中虽简朴却如林泉般清雅。
战乱频发,连家乡的小社区都无法保全。
陈蕃昔日曾预留床榻以待贤才,可惜未能迎来这样的人才。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太学师生名士之生活与遭遇的诗篇。开头两句“太学师名士,初踰志学年。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展现了学者们在太学中勤奋学习的情景,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太学”指的是国家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即国子监,“名士”则是指那些有才华、受人尊敬的学者。
接着两句“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描绘了战乱爆发时,学者们的家园被破坏,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执着。这里的“盗踵”指的是战争带来的混乱,“兵戈起”则是战争爆发的景象,而“家并里社全”表达了尽管个人家庭遭受损失,但学者们所在的社区和社会结构还保持完整。
最后两句“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些未能实现其才华的学者的怀念。“陈蕃”指的是陈蕃,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而这里提及他,是为了表明即使在古代,亦有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学师生生活的描绘,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坚守与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时代的无奈和个人才华未被充分发挥的遗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陵十景分题其二为倪彦达赋·其二石城霁雪
石头城上黄云消,石头城下纷琼瑶。
登陴四顾穷远瞩,长江万里飞银潮。
鸦翻落木隐楼堞,虎踞寒山嗟六朝。
袁生九京那可作,莫愁双桨谁招邀。
古来重德不重险,方今一统归唐尧。
丰年几见饱麰麦,太平有象歌渔樵。
南窗遗教为刘道亨编修赋
南窗人去几朝昏,遗墨能看一卷存。
素楮装潢皆手泽,缥囊舒卷半啼痕。
后生继述心良苦,先达流传道可尊。
风散芸香沾剩馥,春回兰玉长芳根。
泉蒙养处占羲象,庭训闻诗企鲁论。
策似董生还及第,经传刘向本专门。
玉堂绳武推严侍,紫诰貤封荷霈恩。
弃简三年嗤伯鲁,书绅终日慕颛孙。
菑畬转觉名家盛,慈教堪令薄俗敦。
祀典何当分里社,书声犹记出沙村。
拟?一勺西江水,遥酹青山处士魂。
- 诗词赏析